[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径松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195.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章铜;汤昌东;梅桂林;李绵军;圣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径松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径松带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先通过轧机轧制,再通过卷取设备收卷,金属带中的层与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应力,这种应力储存在金属带卷中间往往不易释放,经过轧制后的金属带进行退火后再酸洗时,经常发生金属带间相互粘结的情况,从而对金属带表面造成划伤,致使产品质量不合格。为消除金属带卷内的应力,通过松带装置对金属带卷进行松带。
目前已经公开的松带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金属带卷的直径大小不一,而现有的松带装置直径固定,对不同规格的金属带卷进行松带,需制备与带卷直径相适配的松带装置,提高了设备成本,选配松带装置影响工作效率;即使是同种规格的金属带往往卷径也稍有不同,增加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径松带装置,其目的是一松带装置可对不同规格的金属带卷进行松带操作,降低松带设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 可变径松带装置,包括支撑腿和支撑脚,还包括支撑轴、中间套环、限位支撑架,所述的中间套环套在支撑轴上可移动调节,所述的支撑腿一端和支撑脚相铰接,支撑腿另一端与中间套环相铰接,所述的支撑轴上还设有对支撑腿限位的限位支撑架。
所述的中间套环套在支撑轴中间的光杆部位,所述的中间套环与支撑轴一端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的支撑轴另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有调节压盖。
所述的调节压盖上设有便于进行旋转操作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旋转调节压盖调节支撑脚到支撑轴的垂直距离来改变松带装置的外径大小,使其适配于不同规格的金属带卷,无需制造不同外径的松带装置,降低松带设备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松带装置大外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松带装置小外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调节压盖、2.支撑轴、3.中间套环、4.弹簧、5.驱动接头、6.限位支撑架、7.支撑腿、8.连接销、9.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松带装置的支撑脚处于最大外径时的构造示意图,该松带装置包括支撑腿7、支撑脚9、支撑轴2、中间套环3、限位支撑架6、调节压盖1、限位支撑架6、弹簧4;中间套环3套在支撑轴2上可移动调节,支撑腿7一端和支撑脚9通过连接销8相铰接,支撑腿7另一端与中间套环3也通过连接销8相铰接,支撑轴2上还设有对支撑腿限位的限位支撑架6,具体为,限位支撑架与支撑腿之间的限位可通过限位支撑架和支撑腿上的一组限位孔对应,通过限位销限位。调节支撑脚到支撑轴的垂直距离来改变松带装置的外径大小,再通过限位支撑架对支撑腿限位,使其适配于不同规格的金属带卷,无需制造不同外径的松带装置,降低松带设备成本。
优选的,支撑轴2中间部位为光杆,支撑轴2一端为与电机动力输出端相适配的驱动接头5,支撑轴2另一端开有螺纹,其中,中间套环3套在支撑轴2中间部位的光杆上,中间套环3与支撑轴2一端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支撑轴2另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有调节压盖1。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调节压盖进行旋转操作,在调节压盖1上设有框架。
图2为松带装置的支撑脚处于较小外径时的构造示意图,在对金属带卷进行松带操作时,对于不同内卷径的带卷可通过调节支撑脚的外径大小,使其相适配。具体为,旋转调节压盖,使调节压盖向远离驱动接头端移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将中间套环推向调节压盖,中间套环带动支撑腿一端向调节压盖端移动,再通过限位支撑架限位支 撑腿,使支撑腿和支撑轴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使各个支撑脚形成的卷径变小,适配不同内径的金属带卷,然后,启动松带用的电机,保证电机的旋转方向与金属带加工时的缠绕方向相反,在电机的拖动下,开始对金属带进行松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车载物重心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细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