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4838.0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宣;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4 | 分类号: | F22B37/24;F24H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钢 焊接 框架 底盘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架锅炉结构,具体是指带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底座常见的设计结构形式主要由左右支座和中支座组成,常用的制作方法是用钢板拼焊而成,该底座具有制作工期长、结构相对繁琐、耗材高、焊接变形大等缺点,并且生产效率及其低下,且外观非常难看。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锅炉,其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同时能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如下:带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锅炉,包括焊接在锅炉外壁上述的支架座,以及与支架座连接的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上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主要由四节槽钢依次首尾相连构成,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中的槽钢通过连接螺杆与支架座连接,其中连接螺杆贯穿于该槽钢、且槽钢底面与连接螺杆的轴线平行。
所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还连接有列管支撑槽钢,所述列管支撑槽钢远离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一端与锅炉的锅炉列管连接。
所述锅炉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下锅筒与支架座连接。
所述锅炉列管设置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
所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中的槽钢采用14号以上的槽钢,其14号槽钢的参数值为:高度140mm、腿宽58mm、腰厚6.0mm。
对于以往的锅炉底座,采用钢板拼焊,这种结构生产费时费力,且成本投入大,且容易发生焊接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槽钢直接替换原有的钢板拼接结构,这样不需要过多的焊接处理,即可实现成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槽钢焊接后的成型框架作为底盘,将锅炉通过支架座连接在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上,使得锅炉与槽钢焊接框架底盘成为一体结构。为了方便安装和检修,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与支架座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杆的连接方式。可方便拆除和安装。不进行焊接生产,以防止变形。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列管支撑槽钢来支持锅炉列管,而以往的锅炉列管支撑结构采用钢板焊接支撑框,使得支撑框来支持锅炉列管,这种结构采用焊接处理,若焊接的处理不好,则会使得锅炉列管与支持框之间存在高度差,而需要重新焊接处理,且处理方法费事费力。及其浪费成本,而采用本案中的槽钢支持方法,只需按照设置的高度,截取槽钢的长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⑴、生产效率提高60%以上;⑵、原材料仅为原结构的1/5;⑶、大幅度降低成本:焊材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等;⑷、降低劳动强度;⑸、保证产品质量、能有效的防止因焊接而引发的变形、虚焊等缺陷;⑹、改进后的新结构,外包装骨架直接与底盘相连,有效改善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槽钢焊接框架底盘;2、连接螺杆;3、支架座;4、锅炉列管;5、列管支撑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
带槽钢焊接框架底盘的锅炉,包括焊接在锅炉外壁上述的支架座2,以及与支架座连接的槽钢焊接框架底盘1,上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主要由四节槽钢依次首尾相连构成,槽钢焊接框架底盘1中的槽钢通过连接螺杆2与支架座连接,其中连接螺杆2贯穿于该槽钢、且槽钢底面与连接螺杆2的轴线平行。
所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1还连接有列管支撑槽钢5,所述列管支撑槽钢5远离槽钢焊接框架底盘1的一端与锅炉的锅炉列管4连接。
所述锅炉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下锅筒与支架座(2)连接。
所述锅炉列管4设置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
所述槽钢焊接框架底盘1中的槽钢采用14号以上的槽钢,其14号槽钢的参数值为:高度140mm、腿宽58mm、腰厚6.0mm。
对于以往的锅炉底座,采用钢板拼焊,这种结构生产费时费力,且成本投入大,且容易发生焊接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槽钢直接替换原有的钢板拼接结构,这样不需要过多的焊接处理,即可实现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太湖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太湖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4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