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4010.5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忠;李明德;林坤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线 护套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的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泵及恒压变频成套供水设备中,需要电缆线对电信号进行传送。在现有技术中,电缆线的接头外一般会在电缆线的外壁缠绕防水胶袋,电缆线一般采用PVC塑料管作为护套,而PVC塑料管易碎、易积水、易老化。当电缆线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时(如雨水天气或泵抽水导致地面潮湿),这种保护措施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也不美观整洁;并且,电缆线也不能任意地弯折,避免电缆线被扭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效果好、美观实用,并且可以任意弯折的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包括密封座(10)、锁紧套(20)、螺帽(30)及不锈钢软管(40);锁紧套(20)第一端的外壁与密封座(10)的内壁螺纹连接,锁紧套(20)第二端的外壁与螺帽(30)的内壁螺纹连接,不锈钢软管(40)的外壁与螺帽(30)的内壁螺纹连接,电缆线(50)限位固定于不锈钢软管(40)内腔并从密封座(10)的内腔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座(10)的内腔设有密封垫(12),锁紧套(20)第一端旋入密封座(10)内腔且锁紧套(20)第一端的端部与密封垫(12)相抵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不锈钢软管(40)的外壁设有卡箍(42),不锈钢软管(40)伸入锁紧套(20)内腔,卡箍(42)的两端分别与锁紧套(20)第二端的端部、螺帽(30)的内壁相抵靠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在电缆线的外部设有密封座、锁紧套、螺帽及不锈钢软管,其中,锁紧套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座、螺帽通过螺纹连接,不锈钢软管限位在密封座与锁紧套的内腔,电缆线则限位固定在不锈钢软管内。因此,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对电缆线的防护作用(如防水),整体结构美观实用,并且电缆线可以随护套接口装置在任意角度弯折,增大了泵的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护套接口装置装设在泵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护套接口装置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水泵100在抽水工作过程中,由电机200对其进行抽水的动力。电机200则通过电缆线50与外界电源进行导电。由于水泵100及电机200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恶劣,如深井潜水泵,污水泵,无声管中泵等。因此需要对电缆线50进行必要的防水措施。在图1中,所示A部分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但不限于此位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的护套接口装置,包括密封座10、锁紧套20、螺帽30及不锈钢软管40。其中,密封座10的内腔设有密封垫12,不锈钢软管40的外壁设有卡箍42。锁紧套20第一端的外壁与密封座10的内壁螺纹连接,锁紧套20第二端的外壁与螺帽30的内壁螺纹连接,不锈钢软管40的外壁与螺帽30的内壁螺纹连接,电缆线50限位固定于不锈钢软管40内腔并从密封座10的内腔穿出。密封垫12的内径与电缆线50外部包皮的外径相当,因此,密封垫12可以将电缆线50限位固定。
如图2所示,锁紧套20第一端旋入密封座10内腔,并且锁紧套20第一端的端部与密封垫12相抵靠。不锈钢软管40伸入锁紧套20内腔,卡箍42的两端分别与锁紧套20第二端的端部、螺帽30的内壁相抵靠限位。因此,不锈钢软管40的外壁与卡箍42过盈连接后置于螺帽30内,从而保证不锈钢软管40不会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4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