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834.0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慈惟红;宋文友;王丰奎;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抛光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夹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发动机曲轴零件,由于它所处部位的工作特性,对其轴径的表面粗造度均需抛光,且要保证圆柱度公差要求。现有抛光机一次可自动完成所有轴径的夹持、抛光,效果较好,较适用大批量生产,但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或试制曲轴时,使用该设备,会造成较大浪费或生产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球座、气缸、活塞杆、滑动套管、导向框、支承板、夹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一支撑座,所述球座通过螺母螺拴固定在支撑座上,球座内设有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所述滑动套管穿过万向球的直孔,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气缸上,另一端与导向框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框的前端通过一连接板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滑动套管,活塞杆前部与位于导向框内的一铰链连杆连接;所述铰链连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与夹钳杆后端连接;所述支承板铰连在两个夹钳杆中部之间;气缸带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向后移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进而带动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后端受连杆支撑张开,前端夹紧曲轴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框为长方体,其上下设有导向长方孔,所述连杆穿过导向长方孔,一端用销连接在铰链连杆设有的开口槽内,另一端用销连接在夹钳杆后端设有的开口槽内。导向框上的导向长方孔限制了连杆和铰链连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两块挡板,所述导向框、支承板、铰链连杆及连杆位于两块挡板之间。两块挡板限制了夹钳杆、导向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夹钳杆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抛光蹄,一夹钳杆前端焊接有手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底板下面一端与已有滑动轨道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机床已有轨道机构连接,轴向移动手把,整个装置可随之轴向移动。手工将砂带绕在待抛的曲轴轴径上,操作手把将抛光蹄对正轴径,启动气缸使活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夹紧曲轴轴径,反之则松开。当机床驱动曲轴转动时,即可实现曲轴轴径抛光。当曲轴转动时,连杆径作偏心圆转动,滑动套管可沿万向球设有的直孔随之作往复直线移动,以保证所抛轴径圆度。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中1.气缸,2.螺钉,3.螺钉,4.压盖,5.万向球,6.球座,7.滑动套管,8.活塞杆,9.挡板,10.压紧螺钉,11.销,12.连杆,13.销,14.销,15.铰链连杆,16.连接板,17.销,18.支承板,19.夹钳杆,20.曲轴,21.螺钉,22.抛光蹄,23.砂带,24.手把,25.导向框,26.滑动轨道,27.螺钉,28.支撑座,29.螺拴,30.底板,3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30、球座6、气缸1、活塞杆8、滑动套管7、导向框25、支承板18、夹钳杆19等。
所述底板30上安装一支撑座28,所述支撑座28中心设有螺孔,下部凸台设沉孔,通过螺钉27与沉孔配合,将支撑座28固定于底板30上。所述球座6通过带螺母的螺拴29固定在支撑座28上。球座6内设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5,再用螺钉3压紧压盖4,下部焊接带螺母的螺拴29,螺拴29拧入支撑座28所设螺孔中。螺拴29与螺孔配合,可以调节高度,螺母起固定作用。
所述滑动套管7后端用螺钉2安装在气缸1上,前部设有螺纹及盲孔,所述滑动套管7穿过万向球5的直孔,前端与导向框25一端所设螺孔连接,并用压紧螺钉10拧入至盲孔而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EMSR的微型管道机器人
- 下一篇:型线挤压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