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的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911.0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张牛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曦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零件 表面 化学 热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的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零件的渗碳淬火处理采用的设备主要分为两类:(1)周期炉,(2)连续炉。周期炉生产是将一批零件通过一个料盘装入炉中,按“升温—保温—冷却”的工艺过程运行一个热处理周期后出炉,然后再装炉处理第二批零件。典型的炉型有井式炉渗碳系统、箱式多用炉渗碳系统。该两种炉型占据渗碳淬火炉型的80%以上。连续炉生产是将零件装在料盘中,多个料盘在连续炉中运行,零件在炉中运行一个所需要的工艺过程后出炉。其特点是连续生产,特别适合批量零件的处理。此类炉型有:可控气氛网带炉、可控气氛棍底炉、可控气氛推盘炉、可控气氛环形炉等。
上述所有的渗碳炉型处理零件时,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渗碳层深度有较大差别的零件不能同炉进行热处理,不同钢种的零件不能同炉进行热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的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设备,克服了现有周期炉或者循环炉不能同炉进行热处理渗碳层深度有较大差别的零件或者不同钢种的零件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的表面化学热处理的设备,包括上料储料台、前清洗机、预氧化炉、加热炉、转底式渗碳炉、转底式扩散炉、淬火降温炉、淬火保温室、淬火油槽、后清洗机、低温回火炉、风冷台、卸料台,所述上料储料台、所述前清洗机、所述预氧化炉、所述加热炉、所述转底式渗碳炉、所述转底式扩散炉、所述淬火降温炉、所述淬火保温室、所述淬火油槽、所述后清洗机、所述低温回火炉、所述风冷台、所述卸料台之间依次通过传输机构连接;所述转底式渗碳炉和转底式扩散炉均为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述各装置相对独立,通过传动机构(料车、推杆及链传动)有机连接在一起,由于通过独立的强渗室与扩散室将渗碳工艺中的强渗与扩散分解开来分别执行,实现了不同层深要求、不同材料零件的同炉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料盘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料储料台上,所述料盘检测装置纪录料盘的位置信号输送至PLC模块,所述PLC模块通过控制系统对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或对传输机构的运动进行控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料储料台上设置有料盘检测装置,可以跟踪料盘的位置,输送至PLC模块及控制系统控制工艺参数及机构运转。
进一步,所述环形的转底式渗碳炉包括设备基座、外炉体、内炉体、转台、密封刀、密封油槽,驱动装置、前门及中门,所述外炉体、内炉体、密封油槽,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外炉体为环形,所述内炉体为圆柱形;所述转台为环形且设置在所述外炉体与所述内炉体之间,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密封油刀为环形,且由一组内环油刀和一组外环油刀组成,所述一组内环油刀其中一个固定在内炉体外侧下部,另一个固定在所述转台外侧的下部;所述一组外环油刀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外炉体内侧下部,另一个固定在所述转台外侧的下部;所述密封油槽为环形且设置在所述密封油刀下方所述前门及中门设置在所述外炉体直径方向的两端,所述前门与所述加热炉连接,所述中门与所述转底式扩散炉连接。
进一步,所述环形转底式渗碳炉包括设备基座、外炉体、内炉体、转台、密封刀、密封油槽,驱动装置、后门,所述外炉体、内炉体、密封油槽,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设备基座上;所述外炉体为环形,所述内炉体为圆柱形;所述转台为环形且设置在所述外炉体与所述内炉体之间,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密封油刀为环形,且由一组内环油刀和一组外环油刀组成,所述一组内环油刀其中一个固定在内炉体外侧下部,另一个固定在所述转台外侧的下部;所述一组外环油刀其中一个固定在所述外炉体内侧下部,另一个固定在所述转台外侧的下部;所述密封油槽为环形且设置在所述密封油刀下方;所述后门设置在所述外炉体直径方向与所述中门相对的一端,所述后门与所述淬火降温炉连接。
所述外炉体及内炉体均包括炉壳及炉衬,所述所述加热炉、所述环形转底式渗碳炉、所述转底式扩散炉及所述淬火降温炉的壳体一体形成。
所述的前门、中门及后门用于隔绝所述加热炉、所述环形转底式渗碳炉、所述转底式扩散炉及所述淬火降温炉的热量及气氛,由电机驱动。
所述密封油槽通过安装在所述密封油槽下方的丝杆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曦,未经陈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玻璃纤维喷水织机织布工艺专用浸润剂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