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驾驶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842.3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万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平铁路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B32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62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驾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驾驶台。
背景技术
铁路列车驾驶台是车辆控制的中心,集中安装了各种仪表、开关、按钮,对安装布局要求很高。现有的铁路列车驾驶台主要是用金属材质焊接加工而成,其重量重,加工困难,焊接变形量大,需要投入众多钣金模具,投入成本大,而且加工精度和表面美观无法保证,水密性不好,易造成卫生清洁用水浸入驾驶台内部造成电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列车驾驶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台重量重、焊接变形量大、水密性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列车驾驶台,包括:用于支撑的台面;安装在所述台面上的一体成型的台体,所述台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器开口,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仪表盘开口;所述台面和台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钢层、夹层芯材和第二玻璃钢层。
可选地,所述夹层芯材具体为PET泡沫层。
可选地,所述台面与所述台体相结合的位置处,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台体上埋设有多个螺母,所述台体与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台体上方的遮阳罩。
可选地,所述台面的前端设置有用于通风和/或供暖的通风格栅。
可选地,所述通风格栅为条状。
可选地,所述台面的下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电器走线的底罩。
可选地,所述第一玻璃钢层的厚度为4-6mm,所述夹层芯材的厚度为8-12mm,所述第二玻璃钢层的厚度为4-6mm。
可选地,所述第一玻璃钢层的厚度为5mm,所述夹层芯材的厚度为10mm,所述第二玻璃钢层的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重量轻,成型方便,无需焊接,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复杂造型;
(2)成本小,产品美观,曲面流畅顺滑,可以实现各种美工效果;
(3)驾驶台台体是一体化整体成型,因此其水密性好,避免因台体漏水而引起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驾驶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驾驶台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列车驾驶台包括:台面10,用于支撑其他部件,其与台体20相结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台面10上还埋设有多个螺母,用于安装其他部件;一体成型的台体20,台体2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用于放置各种设备,台体2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且埋设多个螺母,其中,台体20与台面10相结合的位置处埋设有多个螺母,通过螺栓与台面10固定在一起,因此省去了焊接工艺,不会产生变形;台体20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器开口30,用于安装显示器,显示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图1中的显示器开口30的数量为两个;台体2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仪表盘开口40,用于安装各种仪表,当然,仪表也可以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仪表盘开口40也可以安装显示器。驾驶台还包括面板(图1中未示出),将显示器和仪表盘固定在台体20上。
台面10和台体20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料,通过玻璃钢手糊成型工艺制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钢层、夹层芯材和第二玻璃钢层,例如夹层芯材可以是PET泡沫层,因此,本实用新型驾驶台的导热系数小,热变形量小,而且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第一玻璃钢层的厚度为4-6mm,夹层芯材的厚度为8-12mm,第二玻璃钢层的厚度为4-6mm。优选地,第一玻璃钢层的厚度为5mm,泡沫层的厚度为10mm,第二玻璃钢层的厚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平铁路玻璃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平铁路玻璃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产品首件生产的LCR半自动测试装置
- 下一篇:辊子轴承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