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溅水排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794.8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零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零萌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溅水 排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便器,包含坐式和蹲式两种,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在排便时防止溅水的排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排便器无论是蹲便器或者是坐便器都包括由底壁(1)、后壁(2)构成的便池以及冲水设备等(如图1所示),所述便池的底部为防臭水洼,所述防臭水洼的底面与排便管道(4)相通,防臭水洼起到防止臭气从排便管道反向进入便池内部,污染卫生间空气的作用。但是这也给人们带来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由于防臭水洼裸露在外,与排便口几乎垂直,当排便时,特别是大便时大便从防臭水洼的上方掉下时,防臭水洼内的水被溅起,溅到排便者的身上或者衣物上,脏水甚至导致排便者感染疾病,给排便者不舒适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溅水的排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溅水排便器,包括由底壁(1)、后壁(2)构成的便池,其特征在于:在底壁(1)或者后壁(2)的下方设有防臭水洼(3),该防臭水洼(3)的入口与便池相通,所述防臭水洼(3)的底面与排便管道(4)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臭水洼隐藏在便池的后壁或底壁的下方,这样排便的时候大便不会垂直落入防臭水洼中,可以避免溅水, 另一方面,即使出现溅水的情况,溅水也被上方的底壁或者后壁挡住,不会溅到排便者的身上。
作为本方案的一个优选:所述防臭水洼(3)位于后壁(2)的下方,所述后壁(2)的下部为倒置的L形,所述底壁(1)为向下的斜壁,所述底壁(1)向后壁(2)的下部延伸并与后壁(2)的L形部分形成防臭水洼(3),该L形部分的横板(2a)是防臭水洼(3)的顶壁,所述底壁(1)与后壁(2)的横板(2a)之间的间隙形成防臭水洼(3)的入口。排便时,大便沿底壁滑入防臭水洼,不易出现溅水的情况,即使出现溅水的情况,后壁也能将溅出的水挡住,避免其溅到使用者的身上。
作为本方案的另一个优选:所述底壁(1)和后壁(2)的下部均先向远离后壁(2)的方向弯折,形成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所述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再向下弯折形成防臭水洼(3),所述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围成的内腔为排便通道(5),该排便通道(5)的上端与便池相通,下端与防臭水洼(3)相通。防臭水洼隐藏在底壁下,大便沿后壁的后壁斜面滑入防臭水洼内,不易出现溅水的情况,即使出现溅水的情况,底壁也能将溅出的水挡住,避免其溅到使用者的身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防臭水洼隐藏在底壁或后壁下,避免在排便时溅水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水排便器为传统坐式或蹲式排便器的变形,所述传统坐式或蹲式排便器的其它结构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对其做赘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由底壁1、后壁2构成的便池,所述后壁2的下部为倒置的L形,所述底壁1为向下的斜壁,所述底壁1向后壁2的下部延伸并与后壁2的L形部分形成防臭水洼3,防臭水洼3位于后壁2的下方,所述L形部分的横板2a为防臭水洼3的顶壁,所述底壁1与后壁2的横板2a之间的间隙形成防臭水洼3的入口,所述防臭水洼3的入口与便池相通,所述防臭水洼3的底端与排便管道4连通。排便时,大便落在底壁1上,然后滑入防臭水洼3中。
实施例2,如图3所示,防溅水排便器也为传统坐式或蹲式排便器的变形,所述传统坐式或蹲式排便器的其它结构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对其做赘述。该实施例包括由底壁1、后壁2构成的便池,所述底壁1和后壁2的下部先向远离后壁2的方向弯折,形成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再向下弯折形成防臭水洼3,所述底壁斜面1a和后壁斜面2b围成的内腔形成排便信道5,排便信道5的上端与便池相通,下端与防臭水洼3相通,防臭水洼3的底面与排便管道4连通。排便时,大便落到后壁斜面2b上,再从 该后壁斜面2b滑入防臭水洼3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任何其它的变形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零萌,未经刘零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吸顶灯
- 下一篇:菲涅尔透镜平行光源及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