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逃生用救生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903.4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剑刚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B64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6419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逃生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用救生伞。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文件CN1445004A公开了一种救生伞,该救生伞是在伞体的圆撑布底边连有由弹簧钢圈制成的弹性骨架,在不使用时利用弹簧钢圈的可折叠特性将伞体装入伞包中,在使用时,伞体被从伞包拉出后利用弹簧钢圈的弹力自动将伞体张开,实现开伞。但由于弹簧钢圈自身折叠性能较差,因此这种救生伞折叠后的体积较大,使用很不方便,而且由于弹簧钢圈的重量较重,因而使得救生伞的重量整体较重,在高楼逃生时老、弱、病、残等人群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的救生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逃生用救生伞,包括伞体,在伞体上圆周设有用于自动开伞的弹性骨架,所述的弹性骨架包括由间隔碳纤维扁条构成的主体及连接在相邻碳纤维扁条首尾之间的弹性橡皮条,所述各碳纤维扁条在开伞时受弹性橡皮条作用围成环形并在收伞时受外力作用而相互对折收拢于适配的伞包中。
所述的碳纤维扁条的纵长延伸方向空间垂直于伞体的径向。
所述的由碳纤维扁条及弹性橡皮条围成的弹性骨架环设于伞体的边沿。
所述的碳纤维扁条与弹性橡皮条之间粘接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救生伞的伞体上的弹性骨架采用由若干碳纤维扁条构成的主体及连接在相邻碳纤维扁条首尾之间的弹性橡皮条构成,碳纤维扁条质地轻、强度高,从而使得采用碳纤维扁条为主体制成的弹性骨架的重量较轻,而弹性橡皮条的弹性较高,因而提高了弹性骨架的折叠性能,采用该弹性骨架制成的救生伞有效的减轻了折叠后伞体的体积并降低了救生伞的重量,克服了现有救生伞因体积大、重量重而无法用于老、弱、病、残等人群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楼逃生用救生伞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楼逃生用救生伞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救生伞主要由伞体1、伞包4就连接在伞包4与伞体1之间的伞绳3组成,在伞体1的外周沿环设有弹性骨架2,该弹性骨架2由围绕圆周间隔设置的若干碳纤维扁条2-1构成主体,各碳纤维扁条2-1的纵长延伸方向均空间垂直于伞体1的径向,相邻的碳纤维扁条2-1的首尾之间采用弹性橡皮条2-2粘接连接使各碳纤维扁条2-1连接为环形结构。
在不使用时,利用弹性橡皮条2-2的弹性将伞体1折叠后放入伞包4中,使用时,逃生人员将伞体1从伞包4中拉出后,伞体1在弹性骨架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张开,实现强制自动开伞。
本实用新型的救生伞采用碳纤维扁条为主体用弹性橡皮条粘接连接制成弹性骨架,使救生伞整体重量更轻,折叠后的体积更小且折叠复位的弹性更好,适用于各种人群的低空跳伞或高楼逃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的碳纤维扁条可以采用直条也可以采用折条或弧形条从而在开伞时各碳纤维扁条围成多边形、多角形或圆形结构,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剑刚,未经王剑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干度油田注汽锅炉用悬吊装置
- 下一篇:起重机的保护装置及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