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1887.9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陈来凤;裘旭峰;毛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仪表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管梁结构,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仪表板及其组装的空调和管梁等电器件的装配,大部分是先将空调或其与管梁的组合组装到车身前围及侧围上,其次装配仪表板本体,然后再将组合仪表和DVD等控制件装配到仪表板本体上,最后将相关饰板装配完毕,这样必将导致以下问题:
1、在仪表板模块的装配过程中,传统装配在组装线上的工序消耗较多,零件摆放占用空间较大,零件运输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且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力成本比较高,装配效率低。
2、装配工序多,总装夹具成本也相对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具有人工成本低,装配机械化程度高,装配高效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管梁左端的管梁左端支架和固定在管梁右端的管梁右端支架,
在管梁左端支架和管梁右端支架上端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导向槽,下端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卡座,外侧有机械手夹持孔。
进一步地,螺钉从车身外部穿过左A柱下加强板和管梁左端支架与固定在管梁左端支架上的螺母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螺栓从车身外部穿过右侧位外板、右A柱下加强板和管梁右端支架与固定在管梁右端支架上的螺母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右侧位外板和管梁右端支架之间的螺栓上套有套筒,套筒右侧部分为弹性机构,套筒穿过右A柱下加强板,左端端面与管梁右端支架紧压贴合,右端端面与右侧围外板紧压贴合。
进一步地,管梁右端支架与右侧位外板、右A柱下加强板连接的位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管梁右端支架的上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管梁左端支架和管梁右端支架上导向槽与卡座的设计,使管梁与电器以及仪表板组装好后,合成的总成能够直接预装到车身上,而且预装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即可直接将合成总成与车身侧围连接起来;机械手夹持孔的设计方便机械手夹持将合成的总成从分装线上运输到车体内,装配机械化程度更高;以车身左边侧围安装面作为Y向安装基准,右边可以通过调节套筒与侧围的Y向安装配合长度来弥补仪表板装配的Y向误差,装配更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左端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左端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右端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
如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板管梁结构,包括管梁左端支架1和管梁右端支架2,分别固定在管梁3左端和右端。
在管梁左端支架1和管梁右端支架2上端设有与定位销41配合的导向槽5,下端有与定位销42配合的卡座6,外侧有机械手夹持孔7。在分装线上装配的仪表板、电器件与管梁的组合总成通过机械手夹持从分装线直接预装到车身侧位上,导向槽5和卡座6与对应的固定在侧围上的定位销配合。
预装后,螺钉9从车身外部穿过左A柱下加强板8和管梁左端支架1与固定在管梁左端支架上的螺母10配合连接。
螺栓11有两个,分别从车身外部穿过右侧围外板12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右A柱下加强板13和管梁右端支架2,与固定在管梁右端支架2上的两个螺母14配合连接。在右侧围外板12和管梁右端支架2之间的螺栓11上套有套筒16,套筒16的右侧部分为弹性机构,套筒16穿过右A柱下加强板13,左端端面与管梁右端支架2表面紧压贴合,右端端面与右侧围外板12紧压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管梁左端支架和管梁右端支架上导向槽与卡座的设计,使管梁与电器以及仪表板组装好后,合成的总成能够直接预装到车身上,而且预装后不需要人工辅助即可直接将合成总成与车身侧围连接起来;机械手夹持孔的设计方便机械手夹持将合成的总成从分装线上运输到车体内,装配机械化程度更高;以车身左边侧围安装面作为Y向安装基准,右边可以通过调节套筒与侧围的Y向安装配合长度来弥补仪表板装配的Y向误差,装配更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焦碳落下强度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