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空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718.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通华;汪洋;周进;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巨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F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空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空冷器。
背景技术
空冷式换热器(简称空冷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风机强制吹动空气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换热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空冷器,主要包括翅片管束、风机、框架三个基本部分和百叶窗、检修平台、梯子等辅助部分组成,风机的出风口与翅片管束相对应,使用自然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使其吹过翅片管束,在翅片管束中的流体被冷却。该装置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减少了工业污水的排放,保护了自然环境。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空冷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椭圆管外加翅片,常见用于电厂蒸汽冷凝,炼钢厂高炉软水冷却等,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低,因为扁平结构的椭圆管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挤压下,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空冷器,使其能有效利用风机的气流,提高空冷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可承受高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空冷器,包括向上排风的风机,所述风机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上部设置的进汽管和下部设置的集液管,集液管之间经汇集管相连,汇集管底部经出液管与输出泵的进口相连;所述进汽管和集液管之间设有内、外两层换热管束,每层换热管束均由若干根圆形的换热管组成,所述两层换热管束均倾斜设置在风机的上方两侧,风机上方左右两侧的换热管束和汇集管之间整体上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换热管外周设有若干散热翅片。
该装置工作时,高温、高压的蒸汽从进口管进入,风机向换热管表面吹出冷风,冷风与蒸汽进行热交换,使得蒸汽降温并冷凝成液体,冷凝后的液体向下流入到集液管,最后从汇集管、出液管、输出泵输出。由于换热管为圆管,其承压能力强,可承受高压达到2.5Mpa。此外,换热管束分为内外两层,气流吹过时,可充分进行换热,其换热效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充分利用风机的出风,其换热效率高,同时,可承受高压。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热电厂、多晶硅、聚氯乙烯、冶金、水泥生产线、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的蒸汽系统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外层的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密度大于位于内层的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密度。内层的换热管首先遇到冷风,外层的换热管遇到的是已经经过热交换的热风,采用本技术方案,可解决两层换热管束的不均匀换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汽管,2外层换热管束,3内层换热管束,4集液管,5输出泵,6汇集管,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高压空冷器,包括向上排风的风机7,风机7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上部设置的进汽管1和下部设置的集液管4,集液管4之间经汇集管6相连,汇集管6底部经出液管与输出泵5的进口相连;进汽管1和集液管4之间设有两层换热管束,分别为外层换热管束2和内层换热管束3,外层换热管束2和内层换热管束3均由若干根圆形的换热管组成,外层换热管束2和内层换热管束3均倾斜设置在风机7的上方两侧,风机7上方左右两侧对应的换热管束和汇集管之间整体上呈三角形布置,各换热管外周设有若干散热翅片。位于外层的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密度大于位于内层的换热管上的散热翅片密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巨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巨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持设备控制电动密集架
- 下一篇:新型墨囊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