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枕部垫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1504.8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王建英;崔彦彬;林会芬;李伟;牛占岭;郭德立;朱利;孟繁军;周兴华;武刚;韩康;刘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部防压疮垫圈,特别是一种采用弹性材料做成的可交替充气的枕部垫圈,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尤其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行颅骨牵引的病人,如颈椎骨折、脱位等,颅骨牵引需病人仰卧位,往往需牵引几天至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防止枕部压疮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自制枕部垫圈来防止枕部压疮。一般用医用棉花做成一圆环形,再用绷带缠绕,用作枕部垫圈。一般做大小两个,直径分别为10cm、15cm左右。将垫圈置于枕下,每2小时更换一次,以改变受压部位,防止局部压疮的发生。更换垫圈时,需在牵引下将病人头颈部抬起,必然会对病人造成痛苦,同时也增加了颈椎进一步损伤的风险,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自制枕部垫圈需频繁更换的弊端,提供一种免更换、可交替充气的枕部垫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充气枕部垫圈,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做成的两个不完整环形气囊组成,两气囊并排紧固连接,且互不相通,外侧用棉布包裹,两气囊形成的扇面角度α=300-330度,两气囊分别设有充气管,用充气囊交替充气。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枕部垫圈置于病人枕下,由于两个气囊可以交替充气,不需要频繁更换,方便病人头部活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颈椎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充气垫圈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单,病人家属容易掌握,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充气枕部垫圈,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做成的两个不完整、带有缺口的圆环形的气囊1、气囊2组成,气囊1、气囊2两端封堵。位于内侧的气囊2的圆环内径6cm,位于外侧的气囊2的园环内径10cm。气囊1、气囊2并排紧固连接,且互不相通,外侧用柔软舒适的具有吸汗功能的棉布7包裹,可以减少枕部因受到封闭的环形压迫造成的局部缺血(见图2)。参见图1,气囊1、气囊2形成的扇面角度α=300-330度。气囊1、气囊2分别设有充气管4、充气管3,充气管3、充气管4的外端并接在一起,并接处设有三通管5,连接充气囊6,充气囊6通过三通管的转换,交替给气囊1、气囊2充气。充气囊6可用血压计充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碗机自动门锁推出装置
 - 下一篇:人体快速吹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