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护线卡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199.2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元;金波;陈昱;蒋杏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线卡子,特别是一种电机护线卡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电机内部元件的接线穿过电机罩壳,而接线与电机罩壳的接触处又不设有保护结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接线的绝缘层会因与电机罩壳摩擦或自身的老化而漏电,给客户造成人身伤害,重则甚至有生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护线卡子。该电机护线卡子能够避免接线与电机罩壳摩擦或因自身的老化而漏电的情况,增加电机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护线卡子,包括护线卡本体,护线卡本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护线卡本体包括上卡和下卡,上卡底部设有若干凹槽,下卡顶部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齿。
前述的电机护线卡子中,所述上卡和下卡之间设有柔性连接带,柔性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上卡侧面,柔性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下卡的侧面。
前述的电机护线卡子中,所述定位结构为两道环设在护线卡本体四周的定位坝。
前述的电机护线卡子中,所述上卡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插孔,所述下卡的顶部设有与插孔相匹配的卡柱。
前述的电机护线卡子中,所述插孔的数量为4个,插孔分布在上卡底部的四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护线卡本体、定位结构、凹槽和卡齿有机地连在一起构成一种电机护线卡子。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避免接线与电机罩壳直接接触,从而杜绝接线绝缘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与电机罩壳摩擦导致脱皮漏电的情况,同时也可防止接线绝缘层的老化漏电,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安全性,维护人员不用频繁检测电机接线的使用情况。定位结构可保证护线卡本体稳定地安装在电机罩壳的开口处,不产生滑动。柔性连接带用于连接上卡和下卡,使上卡和下卡不会脱落、分离。两道定位坝形成的槽道与电机罩壳开口处卡接,可以限制护线卡本体活动,使护线卡本体安装得更稳固,使用更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增强电机使用安全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护线卡本体,20-上卡,21-凹槽,22-插孔,30-下卡,31-卡齿,32-卡柱,40-柔性连接带,50-定位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电机护线卡子,构成如图1、图2所示,包括护线卡本体10,护线卡本体10上设有定位结构;护线卡本体10包括上卡20和下卡30,上卡20底部设有若干凹槽21,下卡30顶部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卡齿31。
上卡20和下卡30之间设有柔性连接带40,柔性连接带40的一端连接上卡20侧面,柔性连接带40的另一端连接下卡30的侧面。
定位结构为两道环设在护线卡本体10四周的定位坝50。
上卡20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插孔22,下卡30的顶部设有与插孔22相匹配的卡柱32。
插孔22的数量为4个,插孔分布在上卡20底部的四角;相应的,则卡柱32的数量也对应为4个,卡柱32分布在下卡30顶部的四角。
柔性连接带40由柔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柔性连接带40用于连接上卡20和下卡30,使上卡20和下卡30不会脱落分离。
定位结构可以设置为定位坝50(如图1所示),定位坝50设在护线卡本体10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定位坝50与护线卡本体10一体设置。两道定位坝50形成的槽道与电机罩壳开口处卡接定位,限制护线卡本体10活动,使护线卡本体10安装得更稳固,使用更安全。此外,定位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护线卡本体10上的凹槽,凹槽的槽道与电机罩壳开口四边卡接以定位护线卡本体10。
护线卡子的卡齿高度根据导线直径的大小而设计。
使用的时候,先将接线穿过上卡20底部的凹槽21,然后将下卡30底部的卡齿31插进凹槽21固定接线,同时将卡柱32插进插孔22使上卡20和下卡30接合。完成以上动作之后,再将护线卡本体10上的定位坝50的坝槽与电机罩壳开口四边配合以固定护线卡本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连轴器式伺服电机
- 下一篇:滚字机自动翻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