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流河道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906.6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总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总球 |
主分类号: | A63G21/18 | 分类号: | A63G2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515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流 河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流用河道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漂流艇和河道表面磨损损耗的漂流河道的结构。
背景技术
激流勇进的水上漂流是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水上活动,但是漂流活动不同于其他户外旅游活动,它对漂流河道、漂流工具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为营造惊险刺激的氛围,漂流河道多沿山涧设计并依山涧的走势蜿蜒而下,多处的激流回旋、激流跌水(快速下降)为漂流河道所必须具备,于是漂流艇与河道侧壁间的碰撞,和漂流艇底与河道底面间的摩擦就在所难免,漂流艇和河道(现一般为人工河流河道)的损耗很大,漂流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漂流用河道的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水上漂流的运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流河道的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常规段河道、激流跌水段河道和回旋下降段河道,所述激流跌水段河道和/或回旋下降段河道的河底面,由呈井字、田字或多重井字、多重田字形的砖混结构筑设,该砖混结构的上表面构成河道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砖混结构的河道底面沿河道依水流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砖混结构为砖砌成的墙体结构,墙体间中空且下陷低于河道底面,下陷部分与河道平行的截面形状为类长方形状,即砖混结构由沿水流方向的纵向墙和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横向墙组成,纵向墙与纵向墙两两相对,横向墙与横向墙两两相对并形成中空。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的长和宽为长30~80厘米、宽20~60厘米、高10~5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激流跌水和回旋下降段河道的尾段与减速和/或导向潭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通过河道底部的砖混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河道表面和漂流艇因磨损造成的损耗,从而降低水上漂流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流跌水段河道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旋下降段河道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漂流河道的结构,特别是指漂流河道中,激流跌水与回旋下降段河道底部筑设有的砖混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漂流河道的结构,包括河道本体,在河道本体中设有相互连通的常规(缓降)段河道1、激流跌水(快速下降或滑梯式下降)段河道2、回旋(S形大回转)下降段河道3,及减速和/或导向潭4。
如图2、3所示,所述缓降河道、激流跌水段河道和回旋下降段河道的河底面,由呈井字、田字或多重井字、多重田字形的砖混结构筑设,该砖混结构的上表面构成河道底面;所述砖混结构的河道底面沿河道依水流方向倾斜;所述砖混结构为砖砌成的墙体结构,墙体与墙体之间中空且下陷,该墙体结构低于河道底面,下陷部分与河道平行的截面形状为类长方形状,即砖混结构由沿水流方向的纵向墙和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横向墙组成,纵向墙与纵向墙两两相对,横向墙与横向墙两两相对并形成中空;所述类长方形的长和宽为长30~80厘米、宽20~60厘米、高10~50厘米。
当漂流正常运作且激流经过具有呈井字、田字或多重井字、多重田字形的砖混结构的河道底面时,该砖混结构的中空和下陷空间中盛满了河水。激流下泻遭遇该遍布河道底面的砖混结构时,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横向墙对水流产生反作用力和减速作用,并使水流向上翻涌、作用力向上托,这样可以减少漂流艇与河道的摩擦及碰撞次数,使漂流艇全漂浮在水面而不是现在的沿河道下滑;沿水流方向的纵向墙起着水流导向和支撑漂流艇的作用,因漂流艇与河道底面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减少,从而降低漂流艇和河道底面的磨损损耗,降低水上漂流的运营成本特别是维护成本。故游客在水上漂流过程中,能快乐且有惊无险地体验一个刺激、安全的水上游戏。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砖混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人员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和水流的缓急对河道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性修筑,以调整河水的流速。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总球,未经徐总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波形的冲击电流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磁场的摩擦盘副试验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