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油管的固定管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905.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宛银生;龙道江;杨子平;杨海波;王冬栋;李磊;刘丹;胡春波;戴声良;周宁;王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动力 转向 油管 固定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管卡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油管的固定管卡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一般拥有多个油管,这些油管平行或者交叉布置。为了规范这些油管,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固定汽车动力转向油管时,首先需要一个多孔固定管卡,然后在车身处找一个固定点,用螺栓将多孔固定管卡紧固在车身上,最后将油管固定至多孔固定管卡的孔中。但多孔固定管卡的孔是互相平行的,因而只能固定互相平行的油管,对于交叉油管,需要另一个多孔固定管卡,并且在车身处重新寻找固定点进行紧固,而且由于螺栓装配需要操作空间,增加了装配难度,因而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油管的固定管卡组件,适用于平行或者交叉布置的油管的固定,从而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油管的固定管卡组件,包括:
卡箍管卡,由可锁闭卡箍主体和从可锁闭卡箍主体向外伸出的连接部分构成;
开口管卡,由开口卡箍主体和从开口卡箍主体向外伸出的配合部分构成;
所述卡箍管卡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开口管卡的配合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管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管卡能够相对所述卡箍管卡旋转以使所述开口卡箍主体的中心轴与所述可锁闭卡箍主体的中心轴平行或者异面。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的可锁闭卡箍主体通过榫头和榫眼锁闭。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的可锁闭卡箍主体通过螺丝螺母锁闭。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开口管卡的配合部分形成卡槽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开口管卡的配合部分形成万向节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开口管卡的配合部分形成球窝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管卡与所述开口管卡之间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口管卡和所述卡箍管卡通过塑胶注塑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管卡与开口管卡分别固定至两根油管,因为它们能够相对转动,因而适用于平行或者交叉布置的油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特别是对于交叉布置的油管,能够采用一套固定管卡组件,共用一个车身固定点,不需要另外增加固定点和管卡,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管卡组件组装后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箍管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口管卡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虚线V-V切出的配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上图中序号:卡箍管卡1、可锁闭卡箍主体10、榫头11、榫眼12、连接部分13、环形沟槽131、开口管卡2、开口卡箍主体20、配合部分22、外侧壁21、凹陷211、凹槽212。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卡组件组装后示意图,图中卡箍管卡1上连接有两个开口管卡2,也可根据需要,在卡箍管卡1上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开口管卡2。开口管卡2能够围绕轴I-I相对卡箍管卡1旋转,如双箭头线A-A示出的。由图可见,卡箍管卡1左侧的开口管卡2的中心轴III-III(代表其中所固定的油管的走向)与卡箍管卡1的中心轴II-II(代表其中所固定的油管的走向)平行,而卡箍管卡1右侧的开口管卡2已经旋转某一角度,使得其中心轴IV-IV(代表其中所固定的油管的走向)与卡箍管卡1的中心轴II-II异面。卡箍管卡1与开口管卡2的可旋转连接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黑板用边框型材
- 下一篇:多媒体讲台台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