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制成型机的模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891.3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孟林;王育平;郑敦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田磁业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H01F1/08;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制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压机的模架结构,特别是压制稀土永磁体的成型机模架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自动成型压机压制稀土永磁材料时,先在模腔内放置稀土磁粉,由上油缸驱动上压头进行磁粉压制,压制完成后,由下油缸驱动下压头将磁体块顶出模腔。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由于压制力大,经常会造成上油缸活塞杆发生偏斜、卡住,压制的产品尺寸精度不高,产品密度不均匀,烧结后产品变形大,加工余量大,浪费严重。同时,由于产品密度不均匀,也会造成磁体取向度不一致,磁体(磁通)性能一致性差。因此,稀土永磁材料自动成型压机的模架结构还需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稀土永磁自动成型压机的模架结构,使模架刚性好,压头与模腔对中性好,提高压制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制成型机的模架结构,它包括上、下机架,设在上机架中间上方的上油缸,设在上油缸内的上活塞杆,设在下机架中间下方的下油缸,设在下油缸内的下活塞杆,设在上、下活塞杆一端且上下相对应的上、下压头,上、下压头之间为设在定模板中间的模具架,其特征是:在上活塞杆中间外围套接一与模具架平行的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四角各固设一垂直导套,所述上、下机架之间设四根相互平行的导柱,所述导柱套合在所述导套内上下滑动。
所述动模板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四角上设与所述导柱对应套合的导套。
上述设计的有益效果在于:设动模板,并在其四角设导套与四根导柱滑动套合,在制压成型时,由于四根导柱的导向作用,上活塞不会发生偏斜移动,并使压制力均匀,使被压制品密度均匀,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经烧结后磁性能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压制机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成型机包括上机架12、下机架13、上油缸1、上活塞杆2、上压头6、下油缸10、下活塞杆9、下压头11和定模板8,所述上压头6固定在上油缸1的上活塞杆2上,下压头11固定在下油缸10的下活塞杆9上,模具架7固定在定模板8顶面中间,并与上压头6和下压头11上下相对应。定模板8位于上油缸1和下油缸10的中间,在上活塞杆2上套接一块动模板3,动模板3可为长方形,也可为正方形,本实施例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四角上设与导柱5对应套合的导套4,动模板3四周设置有四个通孔,导套4紧置于四个通孔中,与动模板3形成一个整体,在上机架12和下机架13之间四个角均匀地固定了四根导柱5,导套4可滑动地穿置于导柱5中。所述导套为黄铜套。
具体工作过程是:压制磁体成型时,下油缸10动作,下活塞杆9向上运动,带动下压头10插入模具下方,形成一个模腔,在模腔内倒入磁粉,上油缸1动作,上活塞杆2带着上压头6向下运动,同时,也带动定模板8向下运动,上活塞杆2在四个导柱5的导向下,把磁粉压制成型,然后,上活塞杆2复位,下油缸10动作,下活塞杆9带动下压头11向上运动,将压制成型的磁体顶出模腔,工人取走磁体,下油缸10动作,下活塞杆9退回原始位置。一个动作周期完成。
在压制成型时,由于四个导柱的导向作用,上活塞杆不会发生偏斜,压制力均匀,产品尺寸精度高,密度均匀,经烧结后磁性能一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田磁业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田磁业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加工数控车床
- 下一篇:一种钙塑箱清洗甩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