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性点联合接地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799.7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智;韩文;张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H02H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性 联合 接地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中性点接地领域,特别是涉及中性点联合接地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两种模式为主;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能减小接地电流,减低弧光过压发生的概率,但缺点是接地时间过长,系统工频过压长期存在,难以隔离故障线路;小电阻接地方式通过产生大电流信号,能准确跳开故障线路,但其对瞬时性接地故障和永久性接地故障一律实行跳闸,跳闸率高,降低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性点联合接地成套装置,可以提高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中性点联合接地成套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消弧线圈、电流互感器、电阻、单相高压开关、智能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接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中性点连接所述消弧线圈的高压绕组一端;
所述消弧线圈高压绕组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电流互感器后直接接地;
所述电阻与所述单相高压开关串联连接后,并联在所述消弧线圈两端;
所述电压互感器的原边与所述接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中性点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副边接地端与地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的副边输出端和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消弧线圈及所述单相高压开关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消弧线圈与小电阻进行联合使用,并且用智能装置进行控制,对接地持续时长进行判断,区分瞬间接地和永久性接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增加避雷器,其中,所述避雷器连接在所述接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中性点与地之间。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消弧线圈可采用随调试消弧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脉冲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其中,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与所述电压互感器的副边输出端和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输出模块以及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都与所述消弧线圈及所述单相高压开关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所述脉冲输出模块、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以及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参考图1,中性点联合接地成套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101、电压互感器102、消弧线圈103、电流互感器104、电阻105、单相高压开关106、智能控制装置107;
其中,接地变压器101的高压绕组中性点连接消弧线圈103的高压绕组一端;
消弧线圈103高压绕组的另一端,串联电流互感器104后直接接地;
电阻105与单相高压开关106串联连接后,并联在消弧线圈103两端;具体的,电阻105一般为电网接地系统中常用的小电阻;
电压互感器102的原边与接地变压器101的高压绕组中性点连接;电压互感器102的副边接地端与地连接;电压互感器102的副边输出端和电流互感器104的二次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智能控制装置107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
智能控制装置107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消弧线圈103及单相高压开关106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系统正常运行时,接地变压器101的中性点的电压一般很低,从几伏到几百伏,此时单相高压开关106处于断开状态,流过小电阻的电流为零。消弧线圈103处于高阻抗状态,输出的电流很小,接近于零;
智能控制装置107根据电压互感器102的输出判断系统是否发生了接地故障,一般判断门槛为额定相电压的15%~30%。当判定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智能控制装置107控制消弧线圈103输出所需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进行快速补偿,同时开始进行接地持续时间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