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细菌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0360.4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华侨;D·凯利;王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细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细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病原性细菌引起的微生物污染。病原性细菌能够污染食品原料或未加工的食品,进而通过自身的消耗来攻击人体。
为了减少由于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许多检测方法被研发出来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病原性细菌,例如细菌培养或分子生物检测技术。然而,细菌培养检测需要事先培养细菌几个小时到几天,这耗时且效率低下。分子生物技术,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能够不需要细菌培养而识别细菌,但是其检测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成本较低且便于检测细菌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细菌的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用于容纳测试样品;第二腔体,其至少部分地通过一个薄膜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其中所述薄膜用于在所述细菌接触其时允许所述测试样品中所述细菌的分泌物穿过所述薄膜而被分泌到所述第二腔体中;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或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外,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所述分泌物。
对于例如病原性细菌的细菌而言,其具有一种蛋白质分泌系统,该蛋白质分泌系统能够在细菌接触上述装置的薄膜时开始分泌蛋白质分子。所分泌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被高效地输送穿过薄膜,并在第二腔室中累积。这样,测试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菌易于通过检测第二腔室中的蛋白质分子或其他分泌物来检测。此外,该薄膜能够防止测试样品中的其他物质穿过该薄膜,从而避免这些物质对细菌分泌物检测的干扰。因此,这种装置的测试精度较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是Caco-2型细胞膜。Caco-2型细胞具有类似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性质,并且其能够在培养后分化为显示绒毛区域与细胞-细胞区域的单分子层。因此,Caco-2细胞膜能够被用于模拟食品或其他材料中各种病原性细菌侵入人体的机理,进而可以用于检测细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对选自下述物种中的细菌具有特异性:志贺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伯克霍尔氏菌、耶尔森氏菌、衣原体、假单胞菌属、青枯菌、根瘤菌、弧菌属、黄单孢菌属。这些细菌物种具有第三类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这种第三类分泌系统有利于细菌将其分泌物输送过薄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泌物包括蛋白质分子。其例如是转运子蛋白质分子或效应子蛋白质分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分泌物中的目标分子或目标离子的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是MagnotechTM生物传感器。这种MagnotechTM生物传感器适于测量浓度为皮摩尔量级的目标物质。此外,这种生物传感器体积较小,因而适于被集成在一个手持的便携式测量装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媒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用于将所述分泌物由所述薄膜转移到所述传感器。这种媒质进一步降低了细菌的检测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分离的子腔室,所述一个或多个子腔室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并且被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检测。不同的子腔室中细菌分泌物的检测相对独立,这使得可以在不同的子腔室中设置不同的传感器,以检测不同的细菌,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特性及其他特性将在下文中的实施例部分进行明确地阐述。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对结合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将更加明显,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出了具有T3SS分泌系统的细菌侵入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细菌的装置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对于许多寄生于食物或食物原料的细菌而言,其侵入人体通常是通过进入人体消化道,然后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并向人体内注入一些具有致病效果的蛋白质来作用于人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底吹用复合透气砖
- 下一篇:一种厌氧发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