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0282.8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田豹;黄永江;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宏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54 | 分类号: | H01H9/54;H01H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永磁 机构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包含有直流电源、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和驱动线圈等元件,如图1所示。图中,用Q1~Q6表示六个IGBT,用EXC表示驱动线圈,用DC+和DC-表示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用1和2表示驱动线圈两端的两个节点。该驱动电路的合闸与分闸工作过程如下:
当对开关进行合闸操作时, Q1、Q3打开,电流经DC+、Q1、节点1、EXC、节点2、Q3、DC-形成回路,驱动EXC合闸;合闸结束时,Q1、Q3关闭,同时将Q5打开,使得EXC所产生的正向自感电动势经节点2、Q5、节点1、EXC形成回路电流ie1,该自感电能被操作性引导泄放。
当对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时, Q2、Q4打开,电流经DC+、Q2、节点2、EXC、节点1、Q4、DC-形成回路,驱动EXC分闸;分闸结束时,Q2、Q4关闭,同时将Q6打开,使得EXC所产生的反向自感电动势经节点1、Q6、节点2、EXC形成回路电流ie2,该自感电能被操作性引导泄放。
上述传统的驱动电路中,由于采用了专用的IGBT管Q5、Q6来释放EXC的自感电动势,因而有以下缺陷:(1)对主回路中IGBT的关闭与打开的同时性要求十分苛刻,稍有时间差就会损坏主回路中的IGBT,安全性差,而该同时性的操作控制相对困难;(2)该电路相对复杂,硬件成本相对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控制困难,安全性差,以及成本相对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驱动线圈,四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两个二极管,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IGBT和第二IGBT的集电极,第一IGBT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四IGBT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线圈的一端,第二IGBT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三IGBT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线圈的另一端,第四IGBT和第三IGBT的发射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IGBT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IGBT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IGBT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IGBT的集电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四IGB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第一二极管,在第三IGB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第而二极管,使得工作过程中,只需对主回路中的一个IGBT延时关断,就可以自然形成释放EXC自感电动势的电流回路,从而,控制操作简单,驱动过程安全可靠,并且,该驱动电路相对简化,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控制困难,安全性差,以及成本相对较高的技术问题。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极性永磁机构的驱动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驱动线圈(EXC),四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Q1~Q4),和两个二极管(D1和D2),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一IGBT(Q1)和第二IGBT(Q2)的集电极,第一IGBT(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四IGBT(Q4)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线圈的一端,第二IGBT(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三IGBT(Q3)的集电极和所述驱动线圈的另一端,第四IGBT(Q4)和第三IGBT(Q3)的发射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四IGBT(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四IGBT(Q4)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IGBT(Q3)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IGBT(Q3)的集电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宏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宏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能耗大功率LED锂电池充电头戴灯
- 下一篇:带液晶显示屏的智能琴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