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809.5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巨鹏磁能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18 | 分类号: | B62H5/1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的锁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刹车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刹车锁装置,通常刹车锁、轮毂以及连接刹车锁与轮毂的电机轴,所述刹车锁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的刹车片,所述轮毂对应刹车锁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壁,并且环形凸壁内还固定一个刹车盘,使用时,通过刹车盘外扩与刹车盘进行锁止。此种设置,存在以下缺陷:1、还需装配螺纹连接的刹车盘,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2、由于连接强度低大扭矩时容易滑扣;3、传统的结构刹车盘与锁柱槽在轴向位置是错开的造成轴向尺寸过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生产成本低的刹车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锁装置,包括刹车锁、轮毂以及连接刹车锁与轮毂的电机轴,所述刹车锁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的锁体与刹车片,所述轮毂对应刹车锁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壁,所述刹车片对应轮毂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环形凸壁内侧的延伸端,并且所述刹车片的延伸端与所述环形凸壁的内壁相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盘直接与轮毂作为一体,其外壁上同时设置锁柱槽供容纳锁柱锁止使用,取消了原来的用螺纹连接的刹车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体设置有锁柱,所述环形凸壁外侧对应锁柱位置设置有与锁柱相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环形凸壁外侧直接设置与锁柱相配合的凹槽,使得整个轴向尺寸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刹车片的外侧与壳体外壁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轮毂的环形凸壁对应刹车锁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锁止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二;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爆炸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爆炸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刹车锁装置,包括刹车锁1、轮毂2以及连接刹车锁1与轮毂2的电机轴3,所述刹车锁1包括壳体11以及壳体11内的锁体14与刹车片12,所述轮毂2对应刹车锁1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壁21,所述刹车片12对应轮毂2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环形凸壁21内侧的延伸端121,并且所述刹车片12的延伸端121与所述环形凸壁21的内壁相配合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片12直接与轮毂2环形凸壁21的内壁相配合进行锁止,取消了原来的刹车盘,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取消了原来的刹车盘,使得刹车片12的外侧面积更大,从而刹车片12与轮毂2的环形凸壁21的内壁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刹车锁1与轮毂2的锁止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体14设置有锁柱141,所述环形凸壁外侧21对应锁柱141位置设置有与锁柱141相配合的凹槽211。如此设置,由于在环形凸壁外侧21直接设置与锁柱141相配合的凹槽211,使得整个轴向尺寸结构紧凑。
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固的同时,并进一步增强了锁止效果,本实施例优选设置:所述刹车片12的外侧与壳体11的外壁111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13,所述轮毂2的环形凸壁21对应刹车锁1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巨鹏磁能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巨鹏磁能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