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举重训练器安全挂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231.3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米切尔·卡门·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6 | 分类号: | A63B2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举重 训练器 安全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举重训练器安全挂钩。
背景技术
正常的锻炼举重是有利于长高个的,因为在锻炼时会发热,许多以前是闭塞的毛细血管会扩张,有利于养分输送到全身。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当人体未发育成熟时,关节之间是软骨,软骨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会加速发展,经过系统锻炼人会比不锻炼的人高一些。因此,使用举重训练器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人们使用举重训练器的安全性,一般在举重训练器上还设有安全挂钩1,如图1所示,在挂板11上设有一排复数个的固定柱111和一排复数个的挂齿112,安全挂钩1包括内侧固定板12、支撑杆13和外侧固定板14,支撑杆13将内侧固定板12和外侧固定板14固定连接,支撑杆13位于内侧固定板12的中部,内侧固定板12的两端分别是固定端和阻挡端,固定端上具有插孔121,阻挡端具有弯钩122;内侧固定板12的插孔121套接在挂板11的固定柱111内,内侧固定板12和外侧固定板14分别位于挂板11的两侧,支撑杆13恰好置于挂板11的挂齿112上,这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挂板11上自由选择档位,当举重杆下落时,受到内侧固定板12的弯钩122的阻挡,不会继续下落,从而避免举重杆砸伤人。
但是,此种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一、因为只是通过挂板11的固定柱111插置在内侧固定板12的插孔121内,当受到举重杆下落的重力作用时,内侧固定板12受力会产生晃动,容易从固定柱111上脱离,安全性不高;
二、在调节安全挂钩1的位置时,需先将内侧固定板12从挂板11的固定柱111取下,移动支撑杆13至其他挂齿112上后,再将内侧固定板12套接在对应的固定柱111上,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举重训练器安全挂钩,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重训练器安全挂钩,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安全挂钩从挂板上脱离的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举重训练器安全挂钩,包括内侧固定板、外侧固定板和置于挂板挂齿上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将内侧固定板和外侧固定板固定连接,支撑杆位于内侧固定板的中部,内侧固定板的固定端具有插孔,阻挡端具有弯钩;还包括防脱杆,防脱杆固定在内侧固定板的插孔中,在挂板上设有导槽,防脱杆滑设在挂板的导槽中。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杆,在内侧固定板的固定端上还设有限位孔,限位杆穿设固定在限位孔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当固定板受到举重杆下落的重力作用时,内侧固定板产生晃动,防脱杆可以在导槽中滑动位移;当需要调节安全挂钩的位置时,只需移动支撑杆至预定位置的挂齿上即可,完成一次安全挂钩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因为防脱杆滑设在挂板的导槽中,避免了内侧固定板从挂板上脱离,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能;
二、当需要调节安全挂钩的位置时,只需移动支撑杆至预定位置的挂齿上,操作简单、轻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挂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举重训练器示意图。
标号说明
安全挂钩1 挂板11 固定柱111
挂齿112 内侧固定板12 支撑杆13
外侧固定板14 插孔121 弯钩122
内侧固定板2 插孔21 弯钩22
限位孔23 外侧固定板3 挂板4
挂齿41 导槽42 支撑杆5
防脱杆6 限位杆7 螺母90
挡片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