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8640.1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冶;沈志岩;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9/26 | 分类号: | B23B29/2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车床 刀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刀台装置,特别是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型钢轧辊孔型形状特殊,数控车床在车削Φ1100轧辊2、3、4孔闭口孔型时受孔型宽度的限制,在车削孔型过程中存在着刀台过宽的问题,不能够把孔型进行完整的车削,若采取把刀具加长进行车削,车削后的孔型表面则有“振纹”,刀具和刀片损坏明显增加,不仅影响了轧辊的车削质量和车削速度,同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轧辊的车削成本。
因此,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安全解决了数控车床原有刀台装置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解决BD2轧机Φ1100轧辊2、3、4孔闭口孔型的车削问题,提高车削速度,车削质量,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包括刀台、放刀槽和螺纹孔,所述的刀台宽度D为96-101mm,刀台长度L为120-125mm,刀台左右两个侧面设有放刀槽,刀台上表面设有螺纹孔。
所述的放刀槽宽度D1为30-35mm,放刀槽高度H1为73-78mm。
所述的螺纹孔为6个,分为两排均匀排列在刀台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能够车削所有不同种类的孔型,不在需要将轧辊运输到另一条生产线进行车削,这样不仅缩短了加工周期,同时也降低了轧辊的成本,保证了车削质量,提高了车削速度,缩短了轧辊的车削周期,降低了轧辊的车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刀台 2—放刀槽 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刀具装夹装置,由刀台1、放刀槽2和螺纹孔3组成,刀台1宽度为D为96-101mm,刀台1长度L为120-125mm,刀台1左右两个侧面设有放刀槽2,刀台1上表面设有螺纹孔3,放刀槽2宽度D1为30-35mm,放刀槽2高度H1为73-78mm,螺纹孔3为6个,分为两排均匀排列在刀台1上。
根据测量Φ1100轧机轧辊2、3、4孔闭口孔型的孔型宽度和孔型程序的运行轨迹,确定加工方法和选择刀具,来计算刀台1在孔型内所需的行程最大宽度,刀台1宽度D从原有的180-185mm更改为96-101mm才能满足孔型的车削,两个放刀槽2中间部分D2为46-51mm,这样能保证刀1的强度,放刀槽2高度H1为73-78mm,这样与机床中心高保持一致有利于车削,两侧螺纹孔3通过螺纹起到固定刀具的作用,防止刀具窜动造成误差,两排螺纹孔中心距D3为66-71mm,同排的两个螺纹孔中心距L2为40-45mm,是保证刀台1整体受力均匀减少车削时刀具产生的振动,本实用新型能够进入孔型,不受孔型的宽度限制把孔型车削完整。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8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翻转车
- 下一篇:一种激光定位的书本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