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遥控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8402.0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基;江仲灿;王研兆;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2H5/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遥控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遥控报警器,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防盗报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遥控报警器,一般都是采用使用者开启开关,当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受到振动时,自动开启警报系统,声音报警,吓唬小偷和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对出现的状况引起注意,但使用者本人如果远离现场则无法知晓受振的物体(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遥控报警器,包括:振动检测电路,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编码及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解码及外围电路,报警及提示电路。其特征在于:一种新型遥控报警器,包括振动检测电路、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编码及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解码及外围电路和报警及提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检测电路、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和编码及发射电路依次连接组成该新型遥控报警器的发射部分;所述接收电路、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解码及外围电路和报警及提示电路依次连接组成该新型遥控报警器的接收部分;所述新型遥控报警器发射部分装在物体上,接收部分由使用者携带。所述的振动检测电路采用振动传感器,其信号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发射器将已编码的电信号向空间发射,接收电路接收信号并解码,驱动外围电路产生振动或声音信号提醒使用者,达到遥控报警的功能。由于编码和解码是一一对应,所以保证发射和接收的单独对应关系,大大提高报警器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独特,实现方案具体实用,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防盗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发射部分原理框图。
图2是实用新型接收部分原理框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射部分具体电路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接收部分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遥控报警器,包括:振动检测电路,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编码及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解码及外围电路,报警及提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检测电路采用振动传感器,其信号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发射器将已编码的电信号向空间发射,接收电路接收信号并解码,驱动外围电路产生振动或声音信号提醒使用者,达到遥控报警的功能。图3,图4为具体实施电路图,其中振动传感器,R1,VT1,K1构成振动检测电路,C1,R2,NE555,C2,K2构成启动发射器电源电路,编码器PT2262—IR,VT2,R4,Q1,红外发射管D1构成编码及发射电路。红外接收头,VT3,PT2272,编码器,相关电阻构成接收电路,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解码及外围电路,报警及提示电路。整个电路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使用者将装在物体(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开关Q1拨至工作端,振动传感器得到电源,如果受到振动信号VT1饱和K1得电,K1触点闭合,NE555得电,K2线圈得电,按图3接法即使振动信号一直存在K2动作约6秒(t=1.1*C1*R2),其触点将PT2262芯片TE端接地,则该芯片作用VT2动作,将已编码好的信号通过D1向空间发射。红外接收头接收信号,通过PT2272芯片解码从D5端送出高电位,(因为PT2262芯片A11端接高电平)DL报警器工作,提醒使用者物体(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有异常状况,达到遥控报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均等变化和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84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