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返修复绕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7501.7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返修 复绕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收、放线领域,特别是电缆返修复绕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对电缆复绕时,没有一个独立的设备来完成,而是靠原护套生产线设备做代替电缆复绕机,完成对电缆的复绕;由于护套生产线前后距离较长,最短距离也有25米,若做电缆复绕对生产设备来讲,是一种设备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到生产,同时在电缆复绕时不需启用辅助设备,但考虑到护套生产线结构的特殊性,不能影响到复绕电缆产品的质量,需用遮挡物覆盖在辅助设备上面,避开此环节进行电缆的复绕,避免对电缆外皮的磨伤;另外还要启动牵引机,操作人员与生产相同,人工成本不减,耗时费力, 况且还不能实现设备的正反向操作,工作效率低,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双变频式拉丝机的控制系统》(200610157529)与《恒张力收放装置》(200920046821),它们所采用的方案是:用两个变频器分别控制收、放线电机,两变频器之间通过一个PLC来协调控制两个变频器,PLC输入给定信号,也接受反馈张力信号。但是上述方案采用的设备较多,反馈与控制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返修复绕机控制系统,用以现有控制系统设备多、反馈与控制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电缆返修复绕机控制系统,包括分别用于收线、放线的两电机和分别控制两电机的两个变频器,两电机之间的线缆经过一个动滑轮张力调整机构,该动滑轮张力调整机构连接有一个用于反馈张力信号的张力电位器;每个变频器上均输入连接有电位器,两个电位器分别为给定电位器与所述张力电位器;任一个变频器的模拟输入端与另一个变频器的模拟输出端之间、任一个变频器的电位器采样端与另一个变频器的电位器的调节端之间设有用于切换线缆正转与反转的切换线路。
所述两变频器分别为收线变频器(1A)和放线变频器(2A),收线变频器(1A)控制连接收线电机(M1),放线变频器(2A)控制连接放线电机(M2)。
所述切换线路为继电器切换线路,包括连接在所述收线变频器(1A)与放线变频器(2A)上的正转继电器(1K1)和反转继电器(1K2)。
收线变频器(1A)的采样端(1X14)通过正转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K1-1)连接给定电位器(W1)的调节端(110),所述放线变频器(2A)的采样端(2X14)通过正转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1K1-2)连接张力电位器(W2)的调节端(150);收线变频器(1A)的采样端(1X14)通过第一串联线路连接张力电位器的调节端(150);给定电位器(W1)的调节端(110)通过第二串联线路连接放线变频器(2A)的采样端(2X14);收线变频器(1A)的模拟输出端(1XO)通过第三串联线路连接放线变频器(2A)的模拟输入端(2X18);收线变频器(1A)的模拟输入端(1X18)通过第四串联线路连接放线变频器(2A)的模拟输出端(2XO);所述第一串联线路、第二串联线路、第四串联线路均由第一继电器的一个常闭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串联构成,第三串联系列由第二继电器的一个常闭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串联构成。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电缆的返修复绕需要,随时确定收线、放线盘的状态,收放线两个盘是可以任意交替改变的,具有正反转功能。工作时,只需提供给收线电机(收线电机是在线缆运动方向上的前一个电机)一个给定速度,放线盘的速度跟随收卷的速度变化,同时放线电机响应张力反馈信号,在线缆速度改变时使电缆张力迅速恢复恒定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继电器切换给定信号、收线变频器的模拟输出信号和张力信号;不仅使系统的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返修复绕机系统示意图;
图2是启停控制电气接线图;
图3是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4是系统结构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电位器连接关系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7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外置永磁套层的抗直流偏置磁粉芯
- 下一篇:矿用通信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