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控制压力及水位的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7186.8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相洪;李燕军;谢先达;杨涵;尹立军;王鲁辉;史长虹;胡欣;王启志;沈灿铎;刘赫;刘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B15/00 | 分类号: | F22B15/00;F22B3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控制 压力 水位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在主食加工蒸箱中全自动控制压力及水位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发生器一般为导热油为热源,水为介质,利用导热油加热水,产生不饱和蒸汽。现有的蒸汽发生器由炉膛及设置在炉膛内的加热盘管构成,加热盘管经长期使用后易损坏,且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的全自动控制压力及水位的蒸汽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控制压力及水位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立体式炉膛外壳、内胆、进水管、水位计、燃烧器、控制器接口和烟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所述炉膛外壳,所述炉膛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外壁面与所述炉膛外壳内壁面之间形成环形储水区,由设置在所述炉膛外壳外壁面上的进水管向所述环形储水区内供水;所述环形储水区上部设置有所述水位计,所述进水管和水位计均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炉膛外壳外部设置有所述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喷火口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燃烧器通过其上设置的所述控制器接口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燃烧器产生的废气经设置在所述内胆顶部的烟囱排入大气中。
所述内胆的内部横向设置有若干根金属管,每根所述金属管两端均与所述环形储水区相连通。
所述炉膛外壳顶部还设置有排汽管、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内的压力传感器连接到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炉膛外壳上还设置有观火孔,所述观火孔与所述内胆连通。
所述炉膛外壳的外蒙皮与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底座、立体式炉膛外壳、内胆、进水管、水位计、燃烧器、控制器接口、烟囱、金属管、排汽管、安全阀、压力表和观火孔构成,控制系统根据水位计和压力表传输的数据控制炉膛内的水位和压力,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内胆内部横向设置有若干根金属管,每根金属管的两端均与炉膛内壁面、内胆外壁面之间形成的环形储水区连通,环形储水区内待加热水流经金属管时可以快速有效地加热,因此,有效地提高了热利用率。3、本实用新型在炉膛外壳的外蒙皮与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证炉膛内的温度,能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为各种蒸箱提供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立体式炉膛外壳2、内胆3、进水管4、水位计5、燃烧器6、控制器接口7和烟囱8。底座1上设置有炉膛外壳2,炉膛外壳2内设置有内胆3,内胆3外壁面与炉膛外壳2内壁面之间形成环形储水区9,由设置在炉膛外壳2外壁面上的进水管4向环形储水区9内供水。环形储水区9上部设置有水位计5,进水管4和水位计5均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水位计5将检测到的水位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与预设阈值比较后,以控制电磁阀开关。
炉膛外壳2外部设置有燃烧器6,燃烧器6的喷火口与内胆3连通,燃烧器6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接口7,通过控制器接口7连接控制系统,以控制燃烧器6工作,燃烧器6工作时产生的废气经设置在内胆3顶部的烟囱8排入大气中。
上述实施例中,内胆3的内部横向设置有若干根金属管10,每根金属管10两端均与环形储水区9相连通,与内胆3成密闭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热利用率。
如图1所示,在炉膛外壳2顶部还设置有排汽管11、安全阀12和压力表13,环形储水区9内的水经燃烧器6加热后变成蒸汽,经排汽管11排出;压力表13内的压力传感器连接到控制系统,压力表13内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环形储水区9内压力值传输至控制系统,以控制燃烧器6的开关。当压力表13检测到的环形储水区9内压力值过高时,控制系统控制燃烧器6关闭,以保证环形储水区9内的压力值处于安全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炉膛外壳2上还设置有观火孔14,观火孔14与内胆3连通,通过观火孔14观察内胆3内的工作状况。
上述各实施例中,炉膛外壳2的外蒙皮与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7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形管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垂直掉落货物的出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