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持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7145.9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俯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00 | 分类号: | B65G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持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持器改良结构,其通过简化的结构形成一板材的吸持器,更可达到快速而确实的吸持目的的吸持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吸持器结构,是以一吸盘末端设有凸出的握持部,利用真空吸盘方式利用大气压力原理来吸附对象,使其吸盘压在对象的光滑平面,使其内部的空气挤压出来后,吸盘内部的压力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力,因而使得外界的大气压力能将吸盘牢固地压住,以提供搬运物品的吸持器,对于缺乏施力点的板料(例如:磁砖、玻璃、玻璃面板、偏光板或芯片等),若是以徒手搬运将会相当不便,但利用吸持器先吸附后,即可轻松且安全的作搬动,但该吸持器于吸附后,要分离板料十分的困难,必须平移或有角度拉起分离,甚至要两手同时动作,造成施工上的不易,且使用者往往必须一手持吸持器吸持板料等至适当的位置后,另手则仍需手持其它工具,因此于释放板材时,根本难以空出其它的手帮助分离板材与吸持器,需单手作动,如此使用上自有其不便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基于其从事各种五金工具的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鉴于现有吸持器使用上的不便,为使吸持器结构简化合理,使用快速方便,乃积极研究开发,并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于设计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吸持器改良结构。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吸持器改良结构,主要是通过简化的结构使吸持体可直接配合拉柄结合于一体成型的握持体上,无需特殊的结合结构即可达到,组装快速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吸持器改良结构,其是于握持体侧壁上设置有可相互卡制限位的控制钮及限位孔,而可达到相互卡制且快速释放的装置,使用者可以单手即可达到吸持与释放的作业。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一握持体的握柄往下一体成型一罩体,而于该罩体的中央设有一成多角状的穿杆孔,而该握柄与罩体呈中空容室,该中空容室的一侧壁体上设有一限位孔;一吸持体为弹性胶体吸盘状,于吸持体中央处向握持体突伸出多角形柱状的拉杆,而该拉杆可由罩体的底端穿设穿杆孔中,并近顶端形成拉引部,该拉杆外套设一弹性元件,而该拉柄于抵靠缘上方的二内侧设置有由上往下呈U字形的限位槽,该限位槽可供吸持体的拉引部穿设其内,而于该抵靠缘上方则设置一透孔,该透孔可供一控制钮由内往外穿设并可限位于拉柄内,而于该控制钮与拉柄间设置一压缩弹簧。
其中,该罩体是成型于该握持体垂直于地面的端部并呈扩大开口的盘状。其中,该握持体的成多角状的穿杆孔与吸持体多角形柱状的拉杆呈相对外径设置。其中,该弹性元件是可限位于吸持体及罩体的底端间。
该拉引部可供一拉柄的限位槽穿设限位;该拉柄主要是于一端成型一抵靠缘,该抵靠缘可穿设于握持体的中空容室内,并可与罩体顶端相互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的作动,而可提供简易且省力的吸附动作,并通过控制钮与限位孔的限位,可达到确实的吸附动作,而回复时,仅需按下控制钮,即可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回复,而可达到释放效困的吸持器改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一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一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一的上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二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二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佳实施例二的上视剖面示意图。
<图号部份>
10-握持体
11-握柄
12-罩体 121-穿杆孔
13-中空容室
131-壁体 132-限位孔
20-吸持体
21-拉杆
211-透孔 212-拉引部
22-弹性元件
30-拉柄
31-抵靠缘 311-限位槽
32-透孔
33-控制钮
3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达上述的目的,兹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及其特征,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能就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7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运输半成品铝塑门窗框架的流转车
- 下一篇:改进型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