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6268.0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征;康宇;冯治国;吴荫尹;张军;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C04B7/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熟料 生产线 协同 处置 垃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富氧燃烧的方法处理垃圾的系统,所处理的垃圾可以是城市垃圾或工业垃圾。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来源复杂,组成也很复杂,其中不乏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垃圾的处理曾采用过多种办法,如填埋法、堆肥法、热处理法、蠕虫法、垃圾的饲用、细菌消化、水载法、微波处理法或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等等。热处理法是处理最彻底,减量比例最高的一种处理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焚烧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处理量大、减容性好且有热能回收的特点,主要有层状燃烧技术(焚烧炉焚烧等)、流化床燃烧技术(气化炉焚烧等)、旋转燃烧技术(回转窑焚烧等)。焚烧炉焚烧技术适合水分含量较高、热值低的垃圾,焚烧垃圾较为彻底,但处理过程需要助燃、易产生二恶英;流化床式焚烧技术具有热强度高、适宜热值低含水高的垃圾、运行稳定、构造简单等特点,但存在入炉垃圾尺寸要求高、后续处理复杂、投资高等缺点;回转窑焚烧技术具有运行稳定、密封严密等特点,但存在需要辅助燃料、后续处理复杂等缺点。这些技术在垃圾发电厂和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过程都有应用,但都存在燃烧效率低,需要补充燃料,二恶英实际生成量较大等问题。
在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过程中,垃圾焚烧炉存在和熟料生产线都需要充足的氧气用于燃烧过程,二者存在争抢热空气的问题;当垃圾水分高,热值低时,垃圾焚烧设备内的燃烧温度及烟气温度难以提高,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保证垃圾焚烧设备的高效运行。而富氧燃烧可以大幅节省燃烧空气,提高燃烧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进而降低二恶英等毒性物质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烟气管道、分解炉、三次风管、回转窑、篦冷机、热风管道、供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富氧系统,富氧系统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供风管道上,且在供风管道与富氧管道之间设有富氧管道阀门,在热风管道与供风管道之间设有热风管道阀门。
在供风管道与垃圾焚烧炉之间设有气体分析仪。
在供风管道与垃圾焚烧炉之间设有引风机。
在供风管道上设有废气管道,在废气管道与供风管道之间设有废气管道阀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少垃圾焚烧炉燃烧空气用量,减少废气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提高垃圾焚烧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生成。
本实用新型提高垃圾焚烧排烟温度,减少烟气排放,减少垃圾焚烧对水泥熟料生产系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残渣可直接进入回转窑系统,在高温烧成温度下参与熟料形成,将残渣中的有害重金属固溶在熟料里,最后烧制成水泥熟料,彻底消除垃圾中的重金属危害。
本实用新型系统废气循环利用,一部分热能被再次利用,系统热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来自回系统烟囱的系统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富氧气体从篦冷机底部通入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1、烟气管道2、(水泥熟料生产线)分解炉3、三次风管4、回转窑5、篦冷机6、热风管道7、供风管道8,还包括富氧系统9,富氧系统9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的供风管道8上,且在供风管道8与富氧系统9之间设有富氧管道阀门10,在热风管道7与供风管道8之间设有热风管道阀门11,系统富氧的程度由富氧管道阀门10和热风管道阀门11来调节。
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供风管道8与垃圾焚烧炉1之间还可以设置气体分析仪12,入垃圾焚烧炉1的气体氧含量由气体分析仪12来检测,用阀门10和阀门11控制。
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供风管道8与垃圾焚烧炉1之间还可以设置引风机14,引风机14可将混合气体鼓入垃圾焚烧炉1。
作为本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供风管道8上还可以设置废气管道15,在废气管道15与供风管道8之间设置废气管道阀门13。
本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垃圾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6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矸石粉末的搅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溴素蒸馏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