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心律平衡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6169.2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忻丁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忻丁雨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心律 平衡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胸腔心律平衡杆,尤指一种经由特殊形状设计的平衡杆,配合平衡杆上表面的凸出部与多个凸体,即可让使用者在穿戴平衡杆时得以达到充分按摩及刺激脚心及掌心附近的穴道,让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得以保持心胸舒畅的胸腔心律平衡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行动式按摩器材,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87549号所述的《太阳能电动按摩拖鞋》,是在托鞋的本体设置按摩组件,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所提供的电力驱动按摩组件,以达到按摩脚底的目的;然而,该已知按摩拖鞋仅是在鞋子的固定位置设置按摩组件,让用户在行走时可于特定部位达到按摩效果,由于拖鞋本身并无固定效果,因此当使用者感到脚底某部位不舒服时即会不断移动拖鞋位置,以不正常姿式行走,或立即脱下鞋子,使该按摩拖鞋无法有效的按摩脚底,也无法作为一般拖鞋使用。
又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502626号所述的《脚底手心按摩器》,其是利用一圆球型本体的适当数目及间距的凸出圆椎型支柱按摩棒,以形成一广意的圆球型表面本体结构,当置于止滑橡胶垫上时即可做任意方向的自由滚动按摩脚底穴位,或以握持于双手间同时搓动以产生按摩手心的效果;然而,该已知按摩器在按摩脚底时仅可定点使用,无法边移动边使用,当使用者感到某部位的穴道过于疼痛时即会潜意识地避开该部位,使得需要被按压的穴道无法被适当地按压到,无法达到按摩的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发明人,累积多年相关器材的设计与测试经验,对前述已知按摩器的缺点加以研究,从而创作出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制成的平衡杆,利用固定件使平衡杆得以与脚心及掌心紧密贴合,让使用者站立于平衡杆上时无法任意移动平衡杆与贴合部位的相对位置,当用户站立于平衡杆时以使用者自身的体重来按压穴道,且利用特殊形状设计的平衡杆可减少平衡杆与脚底接触的面积,以增加按压穴道的力道,不需经由外部施力即可达到按摩及刺激穴道的效果,且使用者为保持站立时的身体平衡,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时容易忽略按压穴道的疼痛感,以提高使用意愿,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其中平衡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使用者的脚底板宽度,而该平衡杆的长度需小于使用者的足弓长度,且该平行衡杆的高度必需大于使用者足弓最深处的高度,让使用者站立于平衡杆上时脚掌无法完全贴合地面,并让使用者在站立时有足够的支撑空间以保持身体平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其中平衡杆设上表面及下表面,前述上表面的中间适当位置设球形凸出部,且凸出部的周围环绕设置多个小于凸出部的按摩凸体,前述平衡杆的两侧一体成形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槽孔,该槽孔为多个圆孔或长槽孔,并于前述平衡杆两侧连接部的槽孔设置固定件,让使用者得以直接将平衡杆固定于掌心或脚底的适当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杆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杆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杆的立体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的立体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的立体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的立体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三)。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平衡杆1上表面10下表面11
凸出部100凸体101连接部12槽孔120
固定件2
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使公众得以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参考说明书附图解说如下:如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腔心律平衡杆,至少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忻丁雨,未经忻丁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6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式易折盖
- 下一篇:按摩椅上的手臂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