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加氢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5746.6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常怀春;孙风刚;陈庆忠;王付岭;曾贺;张宪州;马廷禄;高岚;高传奎;侯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25302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加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相加氢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乙二醇生产中,加氢反应中采用列管式反应器,反应器尺寸大,且填料装填系数小,造成反应效率低。目前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其加氢反应工段需要2台上述尺寸的反应器并联操作,如将产能增加到20万吨/年,则需要6台相似的反应器,类似于小机群,给装置运行、操作、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相加氢反应器,包括:
壳体,壳体内自上而下设有上管板、第一下管板和第二下管板将壳体内分隔为原料气回流区、反应区、反应气流出区和原料气进入区,壳体上对应反应区的位置设有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壳体上对应反应气流出区的位置设有反应气出口,壳体上对应原料进入区的位置设有原料气入口;
换热管,由内管和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构成,内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内管和外管之间装填有催化剂,换热管设于壳体内,其中内管和外管的上端口与原料气回流区连通,外管的下端口与反应气流出区连通,内管的下端口与原料气进入区连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外管的上端口以焊接方式固定于上管板,外管的下端口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一下管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内管的下端口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第二下管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壳体上对应反应气流出区的位置还设有催化剂卸料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换热管为多个,均匀排布于壳体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反应气流出区填充有填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测定反应区温度的测温仪。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冷源进口为冷却水进口,冷源出口为蒸汽出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冷源出口位于冷源入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气相加氢反应器循环比低,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单程转化率。
2、合成气相当于一个预热器来预热入口气体,新鲜合成气在反应器内预热,从而可以省去换热器,节省成本。
3、能量回收好,可副产蒸汽。
4、温度分布均匀,可以得到适合反应的最佳速率,工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相加氢反应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壳体;11、原料气回流区;12、反应区;13、反应气流出区;14、原料气进入区;121、冷源进口;122、冷源出口;131、反应气出口;132、催化剂卸料口;141、原料气入口;2、换热管;21、内管;22、外管;23、催化剂;211、上端口;221、上端口;212、下端口;222、下端口;31、上管板;32、第一下管板;33、第二下管板;4、测温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气相加氢反应器,包括:
壳体1,壳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上管板31、第一下管板32和第二下管板33将壳体内分隔为原料气回流区11、反应区12、反应气流出区13和原料气进入区14,壳体1上对应反应区12的位置设有冷源进口121和冷源出口122,壳体1上对应反应气流出区13的位置设有反应气出口131,壳体1上对应原料进入区14的位置设有原料气入口141;
换热管2,由内管21和套设于内管21外的外管22构成,内管21的长度大于外管22的长度,内管21和外管22之间装填有催化剂23,换热管2设于壳体1内,其中内管21和外管22的上端口211、221与原料气回流区11连通,外管22的下端口222与反应气流出区13连通,内管21的下端口212与原料气进入区14连通。
壳体1上对应反应气流出区13的位置还设有催化剂卸料口132。
换热管2可设为多个,均匀排布于壳体1内。
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测定反应区12温度的测温仪4。
冷源进口121为冷却水进口,冷源出口122为蒸汽出口。冷源出口122优选设于冷源入口121上方。
优选地,外管22的上端口221以焊接方式固定于上管板31,外管22的下端口222以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一下管板32。内管21的下端口212以螺纹连接方式(图中未示出)固定于第二下管板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5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