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水箱的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25732.4 | 申请日: | 2012-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东;陈恒锐;景嘉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D11/00 | 分类号: | B64D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水箱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适用于交通工具上并排放置立式水箱的连接固定。
背景技术
飞机上并排放置的较大重量(120公斤左右)立式水箱固定方式一般是采用拉杆进行固定,该连接装置重量较重,上下同时采用拉杆进行调节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并排放置立式水箱的连接装置重量大、调节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立式水箱的连接装置,可以减轻重量,减少调节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水箱的连接装置,其包括A水箱1、B水箱2、A水箱1的卡箍3、B水箱2的卡箍4、A水箱1的可调撑杆5、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共用撑杆7、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和B水箱2的可调撑杆9;A水箱1的卡箍3和B水箱2的卡箍4安装在共用弧形支架13上,共用弧形支架13与飞机结构固定连接;
A水箱1上部由A水箱1的卡箍3固定,A水箱1下部由A水箱1的可调撑杆5、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和共用撑杆7固定。B水箱2上部由B水箱2的卡箍4固定,B水箱2下部由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B水箱2的可调撑杆9和共用撑杆7固定,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和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与飞机结构固定连接;
A水箱1的支座10、B水箱2的支座12和共用支座11与飞机结构连接,A水箱1的可调撑杆5连接A水箱1的支座10,共用撑杆7连接共用支座11,B水箱2的可调撑杆9连接B水箱2的支座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该连接装置最大特点是安装多个立式水箱时,既能够进行调节补偿,又减轻了连接装置的重量。这种连接装置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立式水箱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为A水箱,2为B水箱,3为A水箱1的卡箍,4为B水箱2的卡箍,5为A水箱1的可调撑杆,6为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7为共用撑杆,8为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9为B水箱2的可调撑杆,10为A水箱1的支座,11为共用支座,12为B水箱2的支座,13为共用弧形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立式水箱的连接装置,其包括A水箱1、B水箱2、A水箱1的卡箍3、B水箱2的卡箍4、A水箱1的可调撑杆5、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共用撑杆7、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和B水箱2的可调撑杆9;A水箱1的卡箍3和B水箱2的卡箍4安装在共用弧形支架13上,共用弧形支架13与飞机结构固定连接;
A水箱1上部由A水箱1的卡箍3固定,主要承受A水箱1的径向载荷。A水箱1下部由A水箱1的可调撑杆5、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和共用撑杆7固定,主要承受A水箱1的轴向载荷,同时能够部分承受A水箱1的径向载荷。B水箱2上部由B水箱2的卡箍4固定,主要承受B水箱2的径向载荷。B水箱2下部由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B水箱2的可调撑杆9和共用撑杆7固定,主要承受B水箱2的轴向载荷,同时能够部分承受B水箱2的径向载荷。;
A水箱1的支座10、B水箱2的支座12和共用支座11与飞机结构连接,A水箱1的可调撑杆5连接A水箱1的支座10,共用撑杆7连接共用支座11,B水箱2的可调撑杆9连接B水箱2的支座12。
共用撑杆7分别与A水箱1和B水箱2连接在一起,减少了一根撑杆,也减轻了重量。
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和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分别与飞机结构固定连接,起一个安装基准的作用;。
共用弧形支架13的弧形直径分别与A水箱1和B水箱2的外径一致。
A水箱1的可调撑杆5、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共用撑杆7、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和B水箱2的可调撑杆9分别与A水箱1或B水箱2的连接处安装有关节轴承,以弥补安装误差。
安装时,应先安装共用弧形支架13、A水箱1的不可调撑杆6和B水箱2的不可调撑杆8,然后,调节各个可调节撑杆,使A水箱1和B水箱2保持垂直位置,根据需要在A水箱1和B水箱2与共用弧形支架13之间加垫,再固定卡箍,最后打好保险。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箱安装结构也可应用于两个以上的水箱,各水箱的外形和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5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码信息的提供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邮件过滤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