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5276.3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江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探测器 进气口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探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
背景技术
气体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是气体传感器,其应用环境大多是高油污染、多蒸汽环境,这些污染物会对传感器造成污损或沾污遮挡传感器进气口,降低了气体探测器的检测灵敏度及响应时间,也缩短了气体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目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的基本结构为直通结构,即将需探测的气体直接通入气体传感器,例如由直径为1-3mm的数个小孔构成的进气口,或者用1-2mm宽的条状通孔代替小孔,由于没有进行任何防护措施,势必会对气体传感器带来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将探测气体通入气体探测器中气体传感器的通气板均为直通结构,无法排除混在探测气体中的有害污染物,从而在气体传感器工作时,也对气体传感器造成了损害,并针对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包括面板以及凹陷在面板下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凹槽侧面之间设有通气间隙。
采用上述结构后,气体进入气体探测器内部需要至少经过凹槽底面,凹槽底面与凹槽侧面之间的通气间隙,与凹槽紧邻的面板的底面,最后进入气体探测器内部的气体传感器,整个气体流经的路线呈S形,在这一过程中,气体的流向多次改变,有利于气体中的颗粒物质沉降在凹槽底面上,另外凹槽底面与凹槽侧面之间的通气间隙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气体中的有害污染物进入气体探测器内部的气体传感器。
为了解决其他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凹槽底面以及与凹槽紧邻的面板底面为吸附面;
所述面板分为水平板及弯折板,所述水平板及弯折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水平板与弯折板的夹角大于等于95°;
所述弯折板整体呈弧形;
所述水平板及弯折板均设有定位所述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卡突;
所述凹槽并排分布;
所述凹槽呈条形;
所述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由热塑型高分子ABS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述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所述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所述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装配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是对实用新型内容中的部分进行详述。
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所述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包括面板以及凹陷在面板下的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底面与凹槽侧面之间设有通气间隙,气体经过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需要经历多次气体流向的转变,例如,气体冲击凹槽底面然后反弹至凹槽底面与凹槽侧面之间的通气间隙,随后冲击与凹槽紧邻的面板的底面,并再一次改变气体的流向,最终进入气体探测器内部,总体上整个气体流经的路线呈S形。
在上述气体流经路线中,凹槽底面及与凹槽紧邻的面板的底面是接受气体冲击最大的区域,提高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过滤性能的一种手段是令凹槽底面及与凹槽紧邻的面板底面为吸附面,用于吸附气体中的有害污染物,对于不同的气体探测器使用场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性的使用具有不同吸附功能的吸附面,以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
提高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另一种手段是增加面板上凹槽的数量,从而能够相应的增加吸附面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发现在将凹槽并排的设置在面板上时,能够使面板单位面积内的同尺寸的凹槽数量最大化。
提高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的最后一种手段是使凹槽呈条形,这样的形状设置能够使凹槽的排列更加紧凑,间接的提高了单位面积面板中吸附面的潜在面积。
实施例
见图1、图2及图3,一种气体探测器进气口过滤板,包括面板以及凹陷在面板下的七个凹槽5,凹槽宽2 mm、长15 mm,槽深1 mm,所述凹槽底面7与凹槽侧面之间设有通气间隙6,赋予通气间隙6过滤气体中颗粒较大污染物的功能,就应当使通气间隙6的宽度足够窄,一般设为1mm(与槽深一致,也即整个凹槽侧面为通气间隙6)。由于气体探测器内通入气体传感器的必经之路——气室1呈立方形,因此,将过滤板分为水平板4及弯折板2,所述水平板4及弯折板2为一体结构(整体呈L形),包住气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江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江费加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5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替式节能电梯曳引机
- 下一篇:一步到位楼道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