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24319.6 | 申请日: | 2012-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汉;刘健;李立顺;霍奎;李兴华;孟凡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G01H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噪声 测试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小型直流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对于小型电机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手段也越来越合理和苛刻。对于家用电器、汽车部件等应用的小型电机,譬如:光驱电机、散热电机、座椅调节电机、玻璃升降电机等,除了对国家标准涉及的电机的性能要求进行测试外,还有人耳感官度的要求。这就提出了以下两个需求:一要在较为复杂的厂界噪声环境中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二要测试噪声水平,并区分异常声音。目前,国内对于该部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主要采用的测试方式还是在半消声室或全消声室内进行研究用测试,这样的方式,一来造价超高(一般半消声室的价格都要超过80万元),二来十分不方便(一般的固定式静音室测试,房间的重量都要超过3吨以上),难以满足批量的测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其目的在于:满足工业现场的快速在线测试和分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包括静音箱和测试分析系统,所述静音箱由四层结构构成,包括外层箱体、箱体内侧的阻尼吸声层、中间空腔层和内层平板吸声层,平板吸声层箱体下方设有支撑阻尼弹簧,上方设有悬挂阻尼弹簧;所述测试分析系统包括传声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传声器放置在静音箱内层空腔,传声器实时采集被测产品噪声,经过放大器、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还包括一套人耳实时听音装置。
所述箱体为多层薄钢板结构,包括三层薄钢板,中间层为阻尼板。
所述阻尼吸声层包括强吸声介质和穿孔板。
所述平板吸声层采用32KG容重欧文斯超细环保离心玻璃棉板。
所述阻尼弹簧采用预压方式,使弹簧位于最佳减振范围,根据测试物体的重量不同选用不同的弹簧。
所述传声器采用BAST公司的1/2英寸声学测量话筒。
所述放大器为低噪声功率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工业现场的快速、在线测试和分析,同时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适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内饰件等多个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静音箱及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包括静音箱和测试分析系统,所述静音箱由四层结构构成,包括外层箱体1、箱体内侧的阻尼吸声层2、中间空腔层3和内层平板吸声层4,平板吸声层4箱体下方设有支撑阻尼弹簧6,上方设有悬挂阻尼弹簧5;所述测试分析系统包括传声器7、放大器8、数据采集卡9和计算机10,所述传声器7放置在静音箱内层空腔,传声器7实时采集被测产品噪声,经过放大器8放大、滤波、数据采集卡9 进行AD转换后,与计算机10连接,然后由上位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具体工作过程:
为达到100%在线测试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四工位的方式,即一条流水线末端配备了四个消声箱,一套测试分析系统的模式,以达到6ppm的生产节拍。
操作工人手动从流水线上取被测试电机放置到该静音箱内固定位置,利用快速接头接通电源线,关闭静音箱门,鼠标点击软件,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软件自动记录全过程的噪声数据,并可根据时间自动识别电机换向异常噪声。四个测试工位分别放置在独立的减振平台上,可以完全避免人为动作以及电机本身振动产生的噪声振动干扰。测试软件可实时进行FFT变换,进行时域频域图谱的实时动态显示。
在使用本系统的同时,可增加一套人耳实时听音装置,用于主观判定异音,也起到评价此系统识别能力的目的。目标:异音识别率90%以上,噪声超标检出率为100%。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得出以下统计表格:
综上,本实用新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4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