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内齿轮加工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23320.7 | 申请日: | 201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水生;张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F23/06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 地址: | 2216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绞车 齿轮 加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极绳绞车内齿轮加工定位装置,属齿轮加工设备。主要用于无极绳绞车、运输绞车、调度绞车等各种绞车的内齿轮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绞车的内齿轮加工一般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即在工作台上用等高块将内齿轮垫高,主轴装夹百分表,旋转工作台来找正。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加工效率极低,而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往往是一个比较大的内齿轮校正就要一天或几天的时间,工作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现报废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工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极绳绞车内齿轮加工定位装置,可以实现快速而且准确定位,该装置可以将内齿轮快速且准确的定位于机床工作台的中心,使刀具中心与工件中心重合,误差在0.04mm范围内,满足零件加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极绳绞车内齿轮加工定位装置,它包括与内齿轮相配合的内齿轮套模,位于内齿轮套模底部中心位置的定位芯棒;在内齿轮套模的底部中心位置开有与定位芯棒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内齿轮套模固定在插齿机工作台的中心位置,其底部与插齿机工作台贴合;所述的定位芯棒安装在插齿机工作台的中心孔中,上部深入内齿轮套模底部的定位孔中。
用百分表校验内齿轮套模内孔及上端面,调整后固定,将工件装配到内齿轮套模上用螺栓固定即可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定位准确,实现工件与机床工作台同心,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提高零件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而且减少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给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通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内齿轮套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件, 2.内齿轮套模,3.定位芯棒,4.插齿机工作台,4.1、中心孔,2.1、套筒,2.2、底盘,2.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无极绳绞车内齿轮加工定位装置,它包括:一个内齿轮套模2,一个定位芯棒3;定位芯棒3安装在插齿机工作台4中心孔中,内齿轮套模2与定位芯棒3配合,其底部与插齿机工作台4贴合,用螺栓固定。
定位芯棒为丅形,采用45钢加工,粗加工后调质处理,精加工后淬火处理,保证了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可实现反复使用,磨损小;内齿轮套模2是结构件,
如图2所示:内齿轮套模2由套筒2.1和焊接在套筒下端的底盘2.2组成,定位孔2.3开在底盘2.2的中心位置。套筒2.1零件加工时φ550内孔留6mm余量,上下端焊接后首先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消除焊接应力,然后在车床上加工,保证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保证φ550孔和φ160的同轴度,同时要保证两端面和孔的垂直度,以及各定位和连接孔的位置度。
如图1所示:操作工只需要将定位芯棒3装配到机床工作台上的中心空中,然后将内齿轮套模2与定位芯棒3装配,同时将内齿轮套模2与机床工作台4进行连接即可对工件1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3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LED路灯智能开闭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板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