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2442.4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弘;王印昌;潘国庆;王新;张银屏;滕丽;李刚;林家祥;卓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31/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隧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隧道的抗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盾构法隧道埋深比较深,圆隧道通过深覆土压重即可满足抗浮要求,但是当隧道受接线长度限制等原因需要采用浅埋盾构法施工,或在已建隧道顶部开挖卸载时,圆隧道依靠上覆土及管片自重往往不能满足抗浮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49257.7为解决地铁上方进行基坑开挖导致隧道结构不能满足抗浮要求提出了门式抗浮结构,该结构由基坑底板和抗拔桩组成。当已建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隧道为新建浅埋盾构隧道且不存在基坑底板时,此种抗浮结构的实用性得到了限制。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克服上述不足,提高其实用性,满足浅埋盾构隧道的抗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浅埋盾构法隧道抗浮要求的抗浮结构,能够克服即使是已建浅埋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不存在基坑底板时也能够使用的抗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沿隧道管片内表面朝下开设的抗浮桩固定孔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抗浮桩固定孔内的抗浮桩,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若干钢结构梁,沿所述隧道管片内表面同一轴线布置的多个所述抗浮桩固定设置在同一所述钢结构梁上。
较优的,所述钢结构梁包括背靠背设置的双拼槽钢及缀板,所述缀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双拼槽钢上。
较优的,所述钢结构梁还包括有肋板,所述肋板设置在所述双拼槽钢的凹 槽内。
较优的,所述抗浮桩固定孔为径向朝下开设,所述抗浮桩为锚杆或微型桩。
较优的,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预埋在所述隧道管片内的防水构造,所述防水构造包括内置密封端板的钢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外侧面的止水钢环,所述密封端板上设置抗浮桩孔;所述防水构造设置在所述抗浮桩固定孔的上方,所述抗浮桩穿设在所述抗浮桩孔和所述抗浮桩固定孔中。
较优的,所述钢管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钢环与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钢环兼做所述密封端板。
较优的,所述止水钢环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管上,所述第二钢管内填充有细石混凝土。
较优的,所述防水构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体外侧面的锚筋。
较优的,所述锚筋为三个,均匀布置在所述钢管体外侧面同一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在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不存在基坑底板的条件下也能够使用的抗浮结构,满足了浅埋盾构法隧道抗浮要求,同时具备防水能力好,整体抗浮效果佳的技术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锚杆实施示意图。
图3为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锚杆沿隧道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锚杆具体实施示意图,包括沿 隧道1的管片3内表面的径向朝下开设的锚杆固定孔,及设置在锚杆固定孔内的锚杆2。示例性的,锚杆2可以为砂浆锚杆。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锚杆2也可以是微型桩等其他抗浮桩,利用在抗浮桩固定孔内填充的水泥砂浆与围岩粘结固,同时锚杆固定孔的也可以为垂直朝下或其他任意角度的朝下开设。
在工程实际操作工程中,为了降低对管片的损伤,采用在管片上预设锚杆固定孔,在进行浅埋盾构法隧道管片组合时,将预设了锚杆固定孔的管片设置在下侧,调整锚杆固定孔的位置,在锚杆固定孔位置继续沿其径向朝下的方向根据实际需要和锚杆2的型号进一步加深锚杆固定孔的打设,锚杆2固定在锚杆固定孔内,根据隧道抗浮需要可任意调整锚杆固定孔的数量和位置,大大的提高了所述抗浮结构的实用性。
图3为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锚杆沿隧道轴向剖视图。具体的,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钢结构梁5,沿隧道1的管片3内表面同一轴线布置的多个锚杆2固定设置在同一钢结构梁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2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