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2116.3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彬;李力秀;王东军;赵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油气田天然气集输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脱油脱水的组合式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天然气集输处理过程中,天然气脱油脱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含有乙二醇或三甘醇低温油气水分离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艺,对各方面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现有常规工艺先采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两相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再利用冷凝器、分水罐、过滤器等进行气液再分离;这种工艺存在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大,操作繁琐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并且现有分离技术只能去除掉99%10um以上的液滴,分离出的气体不能满足高质量要求。
随着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油气水分离流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古老的传统工艺向先进的现代工艺流程发展;从原始的多项设备、多种方法的繁杂脱水流程向综合脱水效率高的单体脱水流程发展。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以克服现有分离器分离的气体质量不达标、工艺流程复杂等缺陷;该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具有结构紧凑、过滤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所述组合式油气分离器由卧式分离器和立式气液聚结装置构成;包括卧式壳体,卧式壳体一端的顶部设有油气入口及入口初分离装置;卧式壳体的该端内部设有加热盘管;卧式壳体另一端下部设有相邻设置的水室和油室;位于卧式壳体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所述立式气液聚结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口初分离装置由连接于油气入口下端并向卧式壳体一端导通的通道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沿着卧式壳体横向在壳体内部密封设置有一圆弧形挡板,在所述圆弧形挡板与卧式壳体另一端之间沿壳体纵向密封设有一隔板,所述圆弧形挡板和隔板的上沿高于壳体的水平中线;隔板一侧构成水室,隔板另一侧构成油室;位于油室一侧的挡板上沿设有锯齿形溢流堰,且该侧挡板上沿低于水室一侧的挡板上沿;位于水室一侧的挡板底部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透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水室内设有与挡板平行设置的水室溢流堰板,该水室溢流堰板的上沿低于该侧的挡板上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油室底部设有出油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水室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水室液位计口,位于油室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油室液位计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卧式壳体顶部设有人孔,由人孔向壳体内延伸设有直梯;在壳体内中部位置且位于人孔两侧的壳体上侧分别设有除雾装置;所述壳体中部底侧设有排污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立式气液聚结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筒体,筒体下部横向设有管板,管板上设有多个透孔,透孔上端固定设有支撑管,支撑管顶部安装有聚结滤芯,位于聚结滤芯上方的筒壁上设有气体出口;位于管板上方的筒壁上设有排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管板上方的筒壁上还设有液位计口;在管板上下两侧的筒壁上设有差压计口;筒体顶部设有快开盲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卧式壳体底部设有鞍式支座。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分离器分离的气体质量不达标,工艺流程复杂等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过滤效率高、技术先进、功能全面、操作方便的组合式油气分离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油气分离器中油室和水室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油气分离器中立式气液聚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2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节能脱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强化超临界生物质水解液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