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根部供水用供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1473.8 | 申请日: | 201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朋;王首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朋 |
主分类号: | A01G27/02 | 分类号: | A01G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根部 供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植物进行供水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植物根部进行供水的植物根部供水用供水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植物的供水容器结构中,多采用喷头将水分喷洒至植物的枝叶上,再由枝叶洒落至植物的栽培泥土中,进而实现对植物根部的水分补给,该传统方式的采用,由于水分在枝叶和泥土表面的蒸发,造成了大量的水分不能供送至植物根部,造成水分的浪费,且每次对植物的供水或多或少,不能较好的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现有的技术中,有采用对植物根部直接供水的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12365Y公开了一种渗水式花盆,采用花盆与水盆分体式结构,花盆下面有存水盆,套有塑料管的渗水棒连通花盆和存水盆,渗水头插在花盆中,吸水头存放在存水盆中,存水盆有注水口可随时加水,通过该结构实现了对植物的供水,防止了水分的蒸发,节约了水资源,但该结构仅适合对单株植物的培养,且需要人为的对存水盆中的水位进行观察,不能实现植物的无人监视栽培;此外,对于大面积或多棵植物栽培,只能采用单棵植物供水或是对多棵植物喷洒水分的补水方式,其间接的提高了人为栽培的劳动强度,且补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植物根部进行持续供水的植物根部供水用供水盘,在满足植物用水需求的同时,可实现对多棵植物进行同时培养,进一步可实现供水过程的无人看守,且能够节约水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根部供水用供水盘,包括由上盖和下体扣合而成的具有容腔的主体,在上盖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容腔连通的通孔。供水盘采用上盖和下体扣合的方式,在防止水分蒸发的同时,实现了上盖对植物盆景等支撑,且能够通过供水装置(如供水头)将容腔内的水分输送至盆景的根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上盖的端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的通孔沿上盖的直径设置。该设置使供水盘能够更为简便的制造,提高制造效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下体的两对应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容腔连通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设置,可将多个供水盘一起使用,并保持各个供水盘内的水位相同,便于整体水量的控制,确保了供水的一致性。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进水管上方的下体侧壁上设有与容腔连通的溢水管。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进水管、出水管和溢水管的外壁上均设有倒刺。通过倒刺的设置,使各水管与其他软管连接时,防止其他软管的滑脱,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通孔内插装有将容腔内的存水吸收并传递的供水头。通过供水头的设置,能够将容腔内的水分传输给植物。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供水头包括对存水进行吸收并传递的硬性的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有密闭的用于盛装肥料的存储腔。存储腔的设置,使供水头在对植物进行水分供给的同时,实现了对肥料的供给。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本体的底部设有与存储腔连通的填料口,在填料口上扣装有封堵盖。通过封堵盖的设置,实现了将肥料快速的填装至存储腔内。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本体成弹头状。该形状的设置,使供水头能够更为容易的插入植物的培养土壤内。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植物根部的持续水分供给,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
1、上盖;2、下体;3、容腔;4、主体;5、通孔;6、进水管;7、出水管;8、溢水管;9、倒刺;10、供水头;101、本体;102、存储腔;103、封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的植物根部供水用供水盘结构,如图1、图2所示可知,其包括端面形状为圆形的上盖1和下体2,上盖1和下体2扣合而成的具有容腔3的主体4,在上盖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容腔3连通的通孔5,通孔5为四个,且沿上盖1的直径方向设置。在下体2的两对应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容腔3连通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进水管6和出水管7,在进水管6上方的下体2侧壁上设有与容腔3连通的溢水管8。在进水管6、出水管7和溢水管8的外壁上均设有倒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朋,未经王小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1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