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917.6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伟;曾路平;张勇;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7 | 分类号: | E21B47/007;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管柱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井下的油管受力状态监测用专用装置,是一种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生产开发、各种措施作业离不开井下管柱。井下管柱是地面和井下联系的通道。在现场,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是管柱的安全性和封隔器的密封性能。井下管柱受力情况非常复杂,影响管柱在井眼中力学行为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在高压、深井中,油气产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范围很大,井况复杂。如果管柱-封隔器系统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受力过大,可能导致管柱拉断和封隔器失封,严重甚至造成无法起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能监测井下管柱所受轴向拉压力、井下流体压力及温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包括中心管、外筒、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密封压盖、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拉压应变片和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中心管为圆柱体形,有中心孔;中心管的两端分别外螺纹,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有电池槽,电池槽为长方形,电池槽内固定有蓄电池;在电池槽的下部并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有电路主板槽和传感器槽,在电路主板槽内固定有电路主板,在电路主板槽的内壁上还粘贴有拉压应变片,在传感器槽内固定有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检测油管内的压力和温度。在中心管的外壁上螺纹固定有外筒,外筒在电路主板槽、电池槽和传感器槽的外部,外筒的下端与中心管之间有下密封圈;外筒的上端与中心管之间有上密封圈;在中心管上端外壁上钻有横向孔,横向孔的内端有一个与电池槽上端联通的纵向孔;在横向孔内固定有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在横向孔的外端螺纹固定有密封压盖。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套管内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的电路主板、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拉压应变片、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之间连接有导线。
该装置由井下管柱受力监测短节和地面部分组成。地面部分由微机和软件、R232接口电路组成。井下管柱受力监测短节电子部分由油压、套压传感器(集成温度和压力)、拉压应变片、信号转换电路、存储器(保存数据)及CPU组成,安装在一个特制的短节内。井下管柱受力监测短节是标准27/8UPTBG油管扣,实现与井下作业油管连接。作业完成后,井下管柱受力短节提出地面,利用RS232接口电路实现上位机软件与测试短节内部CPU通讯,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直观的反映管柱井下受力的真实情况,绘制受力情况和数据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能够实现井下管柱受温度、拉压力参数的采集与存储,并完成地面回放。为管柱力学提供准确数据,对施工中管柱及封隔器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封隔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外筒,3-下密封圈,4-电路主板槽,5-电池槽,6-上密封圈,7-密封压盖,8-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9-拉压应变片,10-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井下管柱受力监测装置,包括中心管1、外筒2、下密封圈3、上密封圈6、密封压盖7、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8、拉压应变片9和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10。
中心管1为圆柱体形,有中心孔;中心管1的两端分别API标准油管外螺纹。能连接在油管管柱上。在中心管1的外壁上有一个电池槽5,电池槽5为长方形,电池槽5内固定有蓄电池。在电池槽5的下部并在中心管1的外壁上有电路主板槽4和传感器槽。电路主板槽4内固定有电路主板,在电路主板槽4的内壁上还粘贴有拉压应变片9,两个拉压应变片9之间90度粘贴。参阅图3。在传感器槽内固定有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10,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10检测油管内的压力和温度。参阅图1。在中心管1的外壁上螺纹固定有外筒2,外筒2在电路主板槽4、电池槽5和传感器槽的外部,外筒2的下端与中心管1之间有下密封圈3;外筒2的上端与中心管1之间有上密封圈6。参阅图2。在中心管1上端外壁上钻有横向孔,横向孔的内端有一个与电池槽5上端联通的纵向孔;在横向孔内固定有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8,在横向孔的外端螺纹固定有密封压盖7。
所述的电路主板、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8、拉压应变片9、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10和蓄电池之间连接有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网带炉炉内辊的空气冷却装置
- 下一篇:内燃混煅旋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