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散热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645.X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唐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讯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功能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热器上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元件在消耗电力时会产生热能,电子元件使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多。电子元件有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如果电子元件本身的温度超出这个工作温度范围,使电子元件使用寿命降低,及导至电子元件烧坏。因此,电子元件采用良好的散热结构显得十分重要。电子元件上的散热器一般安装有散热风扇,在工作中,由于扇叶平衡问题与散热片及安装件会生产共振引起噪音,为此,已知技术中,带减震功能的散热风扇,一是在中扇框采用软胶大面积一体包胶,二是在扇框四角装八个软胶件,其缺点是成本大,其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且结构简单的散热风扇。
技术方案: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散热风扇,包括扇叶、扇框及扇框四角分别具有轴向螺丝孔,在所述扇框四角分别安装有上下连体的减震软胶,所述减震软胶轴向设有通孔。所述减震软胶高于扇框表面1毫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 减震效果好,不改变用户现有的安装方式, 造形美观, 生产效率高。
在扇框四个角边上下的八个安装螺丝孔处只设上下连体的减震软胶,该减震软胶可采用手动方式安装于扇框螺丝孔上或采用双色一体注塑的方式成型。
减震结构采用独特的包胶减震工艺,与其它的减震风扇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只是一个橡皮垫,而是采用了全新独特的扇框上下两面四角连体包胶减震设计,巧妙的利用了扇框的四个安装螺丝孔。在扇框的安装螺丝孔处设有缓冲软胶,因此,生产所需材料成本大大减少,有效的解决了市场上类似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安装不便等缺陷。
成品散热风扇组装后只有所述四个角的减震软胶与散热器的支撑件接触,减少了扇框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共振引起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减震软胶高于扇框表面,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器上,增加了散热风扇与散热器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可减少接触面积的震动传导,也避免紧密的空间所产生的风切声,可减少噪音15%以上。
通过减震性良好的减震软胶可以抑制扇框与散热器之间因扇叶抖动而产生的撞击,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因风扇震动而产生的噪音问题。
本实用新型风扇采用了全新的外观ID设计,扇框的安装螺丝孔处采用四个上下连体式减震软胶设计,结合扇叶的炫丽色彩设计,时尚且更显个性,更赋予风扇高贵的气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减震软胶与散热风扇本体分解图。
图5是图2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减震软胶与散热风扇本体分解图。
图中标号代表:扇叶1、扇框2,减震软胶3,通孔4,螺丝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见图1-5,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散热风扇,包括扇叶1、扇框2及扇框2四角分别具有轴向上下螺丝孔5(见图4,下螺丝孔因视图关系未画出),在所述扇框2四角分别安装有上下连体的减震软胶3,所述减震软胶3轴向设有上下通孔4,减震软胶3安装后,通孔4与螺丝孔5相通,通孔与螺丝孔作用是以螺钉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器中固定。
见图5,所述减震软胶3高于扇框2上表面1毫米,减震软胶3高于扇框2下表面1毫米。散热风扇安装于散热器后,只有四个角上的减震软胶与散热器接触,可减少接触面积的震动传导。
实施例2:见图6-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是,散热风扇与减震软胶3形状结构不同。
连体减震软胶不一定为图面所示形状,其外形可根据实际产品进行设计,有此功能都在专利保护范围内。
其成品散热风扇的扇叶与扇框四个上下连体的减震软胶颜色一致,分别有紫色,白色,绿色,白色,金色五种颜色, 每种颜色分别有8cm、9cm以及12cm等尺寸。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下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讯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讯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