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向浮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552.7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松;范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20 | 分类号: | B01D3/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赵芳 |
地址: | 3153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浮阀塔板上的导向浮阀。
背景技术
浮阀塔板具有操作弹性大,雾沫夹带量小,漏液少,处理能力大,传质效率高的优点,在冶金、石油化工、制药行业中广泛应用。
目前,工业生产中通常使用的是F1型浮阀塔板和条形浮阀塔板。F1型浮阀塔板的浮阀在气流作用下不断旋转,引起阀脚和阀孔磨损,浮阀容易卡住或脱落,影响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F1型浮阀塔板在操作过程中,气流从浮阀四周向外喷射,浮阀塔板上液相返混大,降低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同时,由于液体流过浮阀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及气流会逆液流喷射使浮阀塔板上液面落差大,引起气体分布不均匀和不均匀漏液现象产生,降低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和操作弹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浮阀塔板上液面落差,提高浮阀塔板传质效率,还出现了各种各样导向液流的浮阀,如导向浮阀、梯形浮阀、箭形浮阀、对称四边形浮阀、ADV浮阀等,在一定操作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但这些浮阀塔板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减小浮阀的数量,一般每个浮阀的开孔面积比常用的筛孔大得多,流出单个浮阀的气流柱的截面积大,从而在泡沫层中形成的气泡大且不均匀,气液接触面积小,影响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质效率高、浮阀塔板压降低、液面落差小、泡沫层气含率和气泡大小均匀的导向浮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向浮阀,包括平板状的阀盖、设于该阀盖长度方向两端的前阀腿和后阀腿、以及设于该前阀腿和后阀腿端部的阀脚,所述阀盖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阀边结构,该阀边结构包括与所述阀盖连接并向下倾斜的支架、以及设于该支架端部并相对所述支架旋转一定角度的阀边。
进一步,所述支架与所述阀盖的夹角为0~58°,所述阀边与所述支架的旋转角度为0~35°,所述阀边的截面呈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前阀腿位于液体流向的上游位置,所述后阀腿位于液体流向的下游位置,所述后阀腿上开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液槽位于所述后阀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楔形槽。
进一步,所述阀盖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向下弯的定距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浮阀塔板的阀孔内,前阀腿和后阀腿上的阀脚其中一只在制作本实用新型时直接弯好,另一只在本实用新型装到浮阀塔板上后弯制,保证本实用新型顺利上下移动但不至吹落,限制阀盖的最大开度。在气流的作用下,阀盖开启,气体通过阀边结构与阀孔的边组成的空间时被分隔成许多股细小气流喷入液层,这样可以减小气泡直径,提高气泡直径的均匀性,从而增大泡沫层中的气液接触比表面积,提高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而且在高气量时可防止气液的直接喷射。特别是,一部分气体碰到阀边结构后从阀盖之下产生与液流方向同方向的推力,从而推动浮阀塔板上的液体向前流动,而另一部分气体则通过阀边结构间的空隙以斜向上的方向喷入阀盖之上的液层,使得阀盖上下两侧液层中的局部含气率趋于一致,提高泡沫层的稳定性,增大浮阀塔板的处理能力。即使当气量极小时,阀盖未浮起,气体也可以通过阀边结构与阀孔之间的静止开度进入液层进行传质。
由于支架与阀盖的夹角为0~58°,阀边与支架的旋转角度为0~35°,且阀边的截面呈椭圆形,可以产生与液流同方向的推力,减少了液面的梯度,减小了液体返混。
由于后阀腿上开设有导液槽,也可产生与液流方向同方向的推力,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浮阀塔板上的液面落差,减少了液体返混,降低浮阀塔板的阻力,提高浮阀塔板的传质效率。并且导液槽位于后阀腿的两侧,在通过阀盖的气量较小时,阀盖未浮起,导液槽在浮阀塔板的下方,因此导液槽的开设不会升高浮阀塔板的操作下限。
由于阀盖上设有楔形槽,楔形槽可导流气体向上一层浮阀塔板的阀孔两侧流动,避免了阀盖下方形成气流涡流,降低了气体通过阀盖的阻力。
由于阀盖上设置有定距片,起到限制本实用新型最小开度的作用,当气速很低时,靠其使阀盖和浮阀塔板成点接触而坐落在阀孔上,始终保持一定开度供气流均匀通过,避免阀盖启闭不均的脉动现象,也可以防止停工后本实用新型与浮阀塔板粘结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