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温蓄冷水冷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404.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猛;王芳;郭超;吴昊;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温蓄 冷水 冷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柜,具体涉及双温蓄冷水冷柜。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气候变暖及城市空调普及,夏季户外商业街面的环境温度较高。如日平均温度在28℃,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数就很多。这样那些安置在无空调环境或室温较高的冷柜,在高温下其运行效果就会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出力不足或增加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温蓄冷水冷柜,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温蓄冷水冷柜,包括: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冷却降温,将所述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成高压液体;蓄冷槽,通过一对电磁阀和电磁阀与所述冷凝器连接,具有:蓄冷盘管和过冷盘管,所述蓄冷盘管与所述电磁阀之间串入降压的蓄冷毛细管,所述蓄冷盘管还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过冷盘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主毛细管,与所述过冷盘管相连接;以及主蒸发器,与所述主毛细管连接,同时还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其中,具有蓄冰制冷循环和融冰过冷循环,所述蓄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电磁阀、蓄冷毛细管、蓄冷槽的蓄冷盘管和单向阀,所述融冰过冷循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电磁阀、蓄冷槽的过冷盘管、主毛细管和主蒸发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双温蓄冷水冷柜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冷凝器(2)采用风冷冷凝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双温蓄冷水冷柜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述蓄冷槽中设置搅拌装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双温蓄冷水冷柜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述蓄冷槽采用沉浸式双盘管蓄冷槽,在所述蓄冷槽内分别设置沉浸式的蓄冷盘管和过冷盘管。
所述蓄冷槽与一定时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夜间工作的蓄冷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融冰过冷循环的释冷前期和后期,过冷度增加和减少比较平缓,适应了日间环境温度上升和晚间下降引起的冷凝温度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周期。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传统冷柜,增加了一个在夜间工作的蓄冷槽4,蓄冰制冷循环和融冰过冷循环两种工作模式切换方便,没有太多的判定条件,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可以基于改善其运行效果,如针对功耗比较大的水冷柜进行蓄冷的节能改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利用本地区的民用或工商用电峰谷价政策,节省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冷柜融冰释冷阶段的压焓p-h图。
图5为冷柜融冰释冷阶段的温熵T-S图。
附图标记:
1-压缩机,2-冷凝器,3-蓄冷毛细管,4-蓄冷槽,5-主毛细管,6-主蒸发器,7-蓄冷盘管,8-过冷盘管,9-电磁阀,10-电磁阀,1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厂商提供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
发明人充分考虑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双温蓄冷水冷柜,简称冷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双温蓄冷水冷柜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蓄冷毛细管3、蓄冷槽4、主毛细管5、主蒸发器6、蓄冷盘管7、过冷盘管8、电磁阀9、电磁阀10和单向阀11。
双温蓄冷水冷柜具有蓄冰制冷循环和融冰过冷循环两种工作模式。
蓄冰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1、冷凝器2、电磁阀9、蓄冷毛细管3、蓄冷槽4的蓄冷盘管7和单向阀11。
融冰过冷循环,具有:压缩机1、冷凝器2、电磁阀10、蓄冷槽4的过冷盘管8、主毛细管5和主蒸发器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柜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保温冷藏箱体,箱体内盛有一定水位的冷水。下部为制冷系统工作区。下部空间内的蓄冷槽4与上部保温冷藏箱体构成连通,冷却物品的热负荷由低温水换热得以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屏幕拼接的光学触控仪
- 下一篇: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