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油专用安全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20075.4 | 申请日: | 201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武;包鑫发;卢超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华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高萍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炼油 专用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具体地说是炼油专用安全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安全阀应用在被保护系统的管线或压力容器上,以保证管线或者压力容器的安全性,特别是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阀,目前的安全阀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散热不好,开启或者关闭时动作不够流畅,影响使用效果;运行时不够平稳,耐磨抗擦性能不好,影响了密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调整不便,安装维护复杂;不能解决弹簧受热无法散发,阀杆和阀瓣连接不精准等缺点,所以目前使用的安全阀必须要全新开发。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炼油专用安全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炼油专用安全阀,主要用于控制石油化工受压容器的压力过载保护。该阀散热效果好,密封效果良好,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经济实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炼油专用安全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所述阀杆设置在由阀体和阀盖扣合构成的阀腔内部;所述阀杆下端连接在阀瓣上,所述阀瓣底部抵接在同时连接在阀体上的阀座顶部;所述阀杆外周套有弹簧,该弹簧上端通过上弹簧座抵接在同样套在阀杆上的调节螺套底部,该弹簧下端抵接在下弹簧座上;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加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中心部位套在阀杆上。
所述阀瓣被固定在导向套中心,所述阀杆穿过导向套和阀瓣连接,阀杆和阀瓣之间采用淬火球面连接,所述导向套被卡设在阀体与散热器之间。
所述阀座上段外侧设置有下调节圈,所述导向套下段外侧设置有上调节圈,该上下调节圈均由穿过阀体壁的定位螺钉定位。
所述阀杆上端调节螺套外侧旋拧有置于阀盖顶部的并帽,所述阀盖上端设置阀帽,把并帽及阀杆上端和调节螺套上半段保护在其内。
所述阀瓣和阀座两者的密封面堆焊硬质合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产品属于炼油专用,主要用于控制石油化工受压容器的压力过载保护。本产品为密闭全开型弹簧控压安全阀,当气体压力高于整定压力3%时,阀瓣受压后通过阀杆推动弹簧做压缩运动,迫使阀瓣与阀座密封面分离,此时阀门已自动开启并全量排放,防止压力继续升高。当介质压力降低至规定值时,受弹簧力的作用,经弹簧座推动阀杆迫使阀瓣与阀座密封面复位,此时该阀自动关闭。设置散热器使介质温度不影响弹簧以免弹簧弹簧座等辅助零件受高温影响而变形松弛,导致安全阀不能保证密封或提前起跳。设置上调节圈和下调节圈可对该阀排放压和回座压力进行精确的调整。设置阀杆采用淬火球面与阀瓣联接,使阀杆压力的对中,保证了该阀稳定的性能。该产品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炼油专用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座1、阀体2、下调节圈3、阀瓣4 、上调节圈5、导向套6、散热器7、下弹簧座8、弹簧9、阀杆10、阀盖11、调节螺套12、并帽13、阀帽14。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所示,炼油专用安全阀,包括阀体2、阀盖11、阀杆10,所述阀杆10设置在由阀体2和阀盖11扣合构成的阀腔内部;所述阀杆10下端连接在阀瓣4上,所述阀瓣底部抵接在同时连接在阀体上的阀座1顶部;所述阀杆外周套有弹簧9,该弹簧上端通过上弹簧座抵接在同样套在阀杆上的调节螺套12底部,该弹簧下端抵接在下弹簧座8上;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加设有散热器7,所述散热器中心部位套在阀杆10上。所述阀瓣被固定在导向套6中心,所述阀杆穿过导向套和阀瓣连接,阀杆和阀瓣之间采用淬火球面连接,所述导向套被卡设在阀体与散热器之间。所述阀座上段外侧设置有下调节圈3,所述导向套下段外侧设置有上调节圈5,该上下调节圈均由穿过阀体壁的定位螺钉定位。所述阀杆上端调节螺套外侧旋拧有置于阀盖顶部的并帽13,所述阀盖上端设置阀帽14,把并帽及阀杆上端和调节螺套上半段保护在其内。所述阀瓣和阀座两者的密封面堆焊硬质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华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华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0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播放方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