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装置的锡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9287.0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郭承伟;吉爽;李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6 | 分类号: | B23K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锡炉,特别是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装置的锡炉。
背景技术
锡炉是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用锡炉融化焊料,以便对电子配件的焊接部位进行上锡。上锡之后的电子配件,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方便的焊接到一起。锡炉在工作中,加热温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锡炉的输入功率越大,锡炉的温度就越高,和环境的温度差变大,散热速度也越快。当锡炉的散热速度跟输入功率达到平衡时,锡炉就稳定在当时的温度上。
生产线上使用的大功率锡炉容量较大,每天使用结束后,大量的焊料冷却凝固在锡锅里,第二天使用之前,需要开启锡炉,重新融化焊料。由于锡锅容量较大,重新融化焊料的时间也很长,使锡炉进入工作状态较慢。为了减少锡炉融化焊料的时间,加快锡炉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只有换用体积更大、成本更高的大功率加热装置,以便提高锡炉的输入功率,加强锡炉的加热能力。大功率加热装置价格昂贵,导致锡炉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当锡炉进入工作状态以后,需要维持在预定的温度,大功率加热装置只能在较低的效率下运行。对于电子控温的锡炉,大功率加热装置会间歇性的加热,控制工作温度稳定在预定范围内,此时大功率加热装置频繁的启动和停止,给用电网络带来较大的波动,影响了周边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大功率加热装置价格昂贵,一旦发生故障,维修费用也很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加热装置的锡炉,尤其是可以独立控制各组加热装置的锡炉。包括壳体、锡锅、多个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和电源开关。锡锅使用金属制成,底部有多个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可以调整通过加热装置的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发热量,使之以预定的功率运行。一个电源开关控制着设备总体的电源输入。
锡炉冷机启动时,多个加热装置同时以最大功率对锡锅进行加热,加快锡锅中的焊料融化速度,缩短锡炉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当锡锅达到工作温度时,关闭部分加热装置,仅使用剩余的少数加热装置对锡锅进行加热,使锡锅维持在工作温度。
更优选的,使用1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探测锡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和温度阈值,选择性的接通部分或全部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既可以布置在锡锅内侧,也可以布置在锡锅外侧,或者混合使用上述两种布置方法。
加热装置优选为棒状的加热装置,安装在锡锅的底部,锡锅的底部有水平的孔洞,刚好可以容纳棒状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沿水平方向装入锡锅底部的孔洞,加热装置的外壁与孔洞的内壁紧密接触,热量可以快速的从加热装置传递到锡锅。
由于锡锅内有大量的焊料,即使焊料冷却,也会凝结在锡锅里,这使得锡锅变得十分沉重难以移动。当加热装置发生故障时,由于不容易移动或翻转锡锅,对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更换的工作变得很困难。使用棒状的加热装置配合水平的孔洞,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难题,维修过程中不必翻转或移动锡锅,可以容易的从锡锅的侧面对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更换。甚至在有合适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可以不必等焊料冷却,及时的对加热装置进行更换,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冷机升温快,进入工作状态快;进入工作状态后,加热装置工作效率高,即使为了控制锡锅温度而间断性的加热,也不会给电网带来明显的波动,不会影响周边用电设备的运行;如果加热装置发生故障,可以只更换有故障的加热装置,而不用更换全部的加热装置;可以在锡炉不冷却的情况下,在线维修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锡炉的结构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锡炉的原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锡炉中锡锅部分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锡炉中锡锅部分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锡炉中锡锅部分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锡炉的结构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锡炉的原理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锡炉中锡锅部分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9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摔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的下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伞用防丢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