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轴承外圈冷辗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9205.2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惠;刘梅华;利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1/12 | 分类号: | B21H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张玲春 |
地址: | 5120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冷辗扩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毛坯冷辗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列轴承外圈冷辗扩模具。
背景技术
双列轴承为具有两列滚动体的轴承。双列轴承由于列数增加,径向载荷能力增大,同时也能承受较大的双向轴向载荷,因此通常被应用于齿轮传动,重型车辆的轮毂轴承,卷扬机、起重机等重型机械中,主要用于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载荷作用。
由于双列轴承外圈的壁厚较薄,在辗扩时,材料向端面流动的速度较快,用两端带限制的芯轴,材料在芯轴和辗轮型面的间隙处流出,在锻件的两端形成毛刺,影响锻件端面的加工基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列轴承外圈冷辗扩模具,其能有效避免材料向锻件的两端面流动形成毛刺,保证了锻件端面加工基准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列轴承外圈冷辗扩模具,包括芯轴、辗扩轮及安装在该芯轴和辗扩轮之间的辗扩锻件。通过芯轴两端的限制去掉,芯轴型面长度方向做小1.5~2mm,直径方向做小1~2mm,辗轮型面深度与锻件壁厚基本一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将辗扩轮和芯轴安装在设备上,双列轴承毛坯在辗压轮、芯轴和支撑轮的相对运动作用下,双列轴承毛坯的壁受辗压局部向径向和切向流动将锻件扩大辗薄,同时材料也向轴向流动,向轴向流动的材料受辗扩轮型槽的阻挡,流向芯轴直径做小的部位,有效地避免材料向锻件的两端面流动形成毛刺,保证了锻件端面加工基准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列轴承外圈冷辗扩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0:锻件
20:芯轴
30:辗扩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列轴承外圈(毛坯)冷辗扩模具,包括芯轴20,辗扩轮30,以及安装在芯轴20和辗扩轮30之间的锻件10。
具体实施时,通过芯轴20和辗扩轮30的相对运动使锻件10(双列轴承毛坯)的壁受辗压局部向径向和切向流动,将锻件10扩大辗薄,同时材料也向轴向流动,向轴向流动的材料受辗扩轮30型槽的阻挡,流向芯轴20直径做小的部位,使材料不能流向锻件10的两端面流动形成毛刺,保证了锻件10端面加工基准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芯轴型面长度方向做小1.5~2mm,直径方向做小1~2mm,辗轮型面深度与锻件壁厚基本一致,以保证不会因为锻件壁厚薄,辗扩时材料流向锻件端面出毛刺,而多余的材料流向芯轴型面做小的位置,即流向锻件靠端面内孔1.5~2mm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9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桌子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测试用线圈制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