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7276.9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龙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黛牡塑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支柱 上部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及农艺用的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其中许多是采用三角形的结构,依靠两个支柱与地面固定,然后在支柱的上端架上横梁,但是两个支柱与横梁的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普遍都不够牢靠,而且连接步骤繁多,缺乏通用性,容易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操作简单,连接牢固,适用与不同管径的支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包括上夹头、连接旋转座和支柱夹持件,所述的连接旋转座安装固定在支柱夹持件的上端,所述的两个支柱夹持件左右对称放置,其上端的连接旋转座相叠加通过其中间的通孔与上夹头相扣连接。
所述的支柱夹持件包括弧形连接侧壁、弧形中护板、圆筒下护板和上顶板,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为具有弧面的长条形护板,其上端水平连接固定有上顶板,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的中部伸出连接有弧形中护板,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的下端连接固定有圆筒下护板,所述的上顶板的上表面竖直安装有连接旋转座。
所述的上夹头包括夹头主体、弹性加强板和连接柱,所述的夹头主体的上部为开口朝上的弧形夹板,所述的夹头主体的下端开有一个左右相通的安装槽,所述的夹头主体的左右两边侧壁上对称布置有弹性加强板,所述的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柱。
所述的弧形中护板的内径半径与圆筒下护板的内径相同且与需要安装的大棚支柱的外径相配。
所述的弧形中护板与圆筒下护板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的圆筒下护板的开口的上半部为斜面开口。
所述的弧形中护板的外侧侧壁上朝上安装有一个挂钩。
所述的夹头主体的前后侧面上均匀竖直布置有若干条防滑突起。
所述的夹头主体的上方开口处有一段向左右两侧弯的弧形突起。
所述的上夹头、连接旋转座和支柱夹持件都是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工程塑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操作简单,连接牢固,适用与不同管径的支柱,材料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柱夹持件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柱夹持件的侧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中护板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筒下护板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夹头的主视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夹头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大棚支柱上部连接件,包括上夹头1、连接旋转座2和支柱夹持件3,所述的连接旋转座2安装固定在支柱夹持件3的上端,所述的两个支柱夹持件3左右对称放置,其上端的连接旋转座2相叠加通过其中间的通孔与上夹头1相扣连接。
所述的支柱夹持件3包括弧形连接侧壁32、弧形中护板33、圆筒下护板36和上顶板31,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32为具有弧面的长条形护板,其上端水平连接固定有上顶板31,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32的中部伸出连接有弧形中护板33,所述的弧形连接侧壁32的下端连接固定有圆筒下护板36,所述的上顶板31的上表面竖直安装有连接旋转座2,所述的弧形中护板33与圆筒下护板36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的圆筒下护板36的开口的上半部为斜面开口35,所述的弧形中护板33的外侧侧壁上朝上安装有一个挂钩34。
所述的上夹头1包括夹头主体11、弹性加强板12和连接柱15,所述的夹头主体11的上部为开口朝上的弧形夹板,所述的夹头主体11的下端开有一个左右相通的安装槽14, 所述的夹头主体11的左右两边侧壁上对称布置有弹性加强板12,所述的安装槽14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柱15。
实施例1
使用时,将支柱由上至下扣入支柱夹持件3的圆筒下护板36中,然后将支柱往上推直到顶到上顶板31,固定好以后将两边的支柱夹持件3连通支柱向两边拉开到一定的角度,将支柱插入底面,然后将上端的横梁扣入上夹头1的开口内固定好,然后在搭好的三角形支架上盖上网或者是薄膜,将网或者是薄膜的上端扣入挂钩3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黛牡塑化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黛牡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7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弧滑轨
- 下一篇:具有补强功能的枢纽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