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6896.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平;陈亦力;林勇;俞开昌;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10 | 分类号: | B01D69/10;B01D6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增强 中空 纤维 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环保,节能,设备简单并易于模块化和自动化的优点,在工业及民用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纳滤膜是介于反渗透及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处理领域具有大量应用。纳滤膜能够截留200~1000之间的小分子,部分一价盐及大部分二价及多价盐,纳滤产水品质较高,因此在食品工业,医药业,化学工业,饮用水行业,废水处理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滤膜可制成管式、中空纤维式及卷式膜元件。管式膜耐污染性强,但装填密度太低,成本高,因此鲜有应用。卷式膜元件装填密度高,耐高压,但由于浓水流道中容易聚集污染物并形成浓差极化,膜表面容易污染,从而造成较短的使用寿命。内压式中空纤纳滤膜装填密度高,表面积大,流道通畅,容易清洗,综合成本低。内压式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很多优点,但对于一般的自支撑内压膜,由于其抗爆破强度低,在使用中容易破裂或断丝,从而造成泄漏,限制了中空纤维纳滤膜的使用,因此现在在市场上还没有商品化的中空纤维纳滤膜。本专利提出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可有效避免自支撑中空纤维微滤膜易断裂及断丝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能承受较高操作压力,不易断丝及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包括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内表面上附有聚酰胺超薄脱盐层,中空纤维膜丝的外表面上附有一层管状外支撑增强体。
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所述聚酰胺超薄脱盐层的厚度为0.1-1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所述管状外支撑增强体为网状多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所述管状外支撑增强体由涤纶长丝通过高速编织机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所述管状外支撑增强体是由涤纶长丝通过钩针机编织而成,管状外支撑增强体的针织密度为2-4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不限制膜材料种类,制膜材料可以是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的中空纤维超滤膜。本实用新型的外层管状外支撑增强体所需的材料少,成本低。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的聚酰胺超薄脱盐层只有0.1-10微米厚,脱盐操作压力低。采用内压式操作时,由于增加了外层管状外支撑增强体的结构,使得聚合物中空纤维纳滤膜能承受更高的运行压力,并且可以提高流量,减小脱盐层浓差极化,从而减少膜污染。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制中空纤维纳滤膜可以承受1.2MPa的运行压力,使中空纤维纳滤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外支撑增强型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剖视图。
图中:
1、中空纤维膜丝;2、聚酰胺超薄脱盐层;3、管状外支撑增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中空纤维膜丝1,中空纤维膜丝1的外径2.0mm,壁厚0.5mm。中空纤维膜丝1的外表面采用高速编织机编织一层网状结构作为管状外支撑增强体3。网状结构采用的纤维长丝是70D/24F涤纶长丝,编织机的锭数为8锭,双节距为20mm,外支撑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2.1mm,管状外支撑增强体的厚度为0.5mm,拉伸力为40N。中空纤维膜丝内表面为聚酰胺超薄脱盐层2,是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在中空纤维膜丝内表面复合而成。用2000ppm氯化钠溶液作为测试液,测试温度为25℃,测试压力为70psi,对氯化钠溶液的脱除率为70%。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6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外科器械的旋转切割工具构造
- 下一篇:数据库文件的备份方法及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