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6023.X | 申请日: | 2012-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开政;陈伟;张勇;林茂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2D41/00;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铝 液抬包 清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化清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解铝液抬包是用于从电解槽抽出电解原铝液转运至熔铸车间的转运容器,因电解原铝液含有电解质等杂质,倒出铝液后,部分杂质及剩余铝渣会留在铝液抬包中,久而久之,导致铝液抬包的容积变小。
目前国内大部分电解铝企业均采用人工打开铝液抬包,利用风镐对抬包进行人工清理。其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而且效率低,周期长。随着国内铝工业迅速发展,及用工日益紧张,电解铝工业对现代化、机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人工清理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械自动化的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液压系统、安装在底座上的铣刀进给装置和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铣刀进给装置的进给方向,铣刀进给装置相对于夹紧机构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铣刀片的铣刀盘;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放置电解铝液抬包的空间和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一端与底座枢接,放置电解铝液抬包是夹持臂沿枢接部转动后夹紧电解铝液抬包;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驱动缸、进给缸和旋转马达,所述驱动缸驱动夹持臂转动,当夹持臂夹紧电解铝液抬包时,由液压缸保压支撑;所述进给缸带动铣刀进给装置进给或退出;所述铣刀盘的转动轴穿过铣刀进给装置,并由旋转马达带动旋转。
为了增加切屑面积和提高清洗效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铣刀盘安装有三组铣刀片,三组铣刀片在圆周呈120度均匀分布,所述铣刀片与铣刀盘端面呈30度夹角。
其中,所述铣刀片为硬质合金铣刀片。
其中,所述铣刀盘与铣刀进给装置之间为铣刀旋转主轴,所述铣刀旋转主轴上设有螺旋钢板。
为了实现杂质的便捷回收和处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残渣收集装置,所述残渣收集装置设置在设备底座下方。
为了防止在清理过程中粉尘的污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与外部除尘器相连,吸尘装置的抽风口设置在铣刀盘上端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熔铸车间,用于清理铝液抬包中的残留铝渣及杂质,取代了人工清理,实现了铝液抬包的清理机械自动化。同时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还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设备底座;2:夹紧机构;3:铣刀进给装置;4:铣刀盘;5:残渣收集装置;6、吸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解铝液抬包清理设备的主要组成有:设备底座1、铣刀进给装置3、夹紧机构2、铣刀盘4、收尘装置、残渣收集装置5、液压系统等。所述夹紧机构2设置在铣刀进给装置3的进给方向,铣刀进给装置3相对于夹紧机构2一端安装有用于固定铣刀片的铣刀盘4;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有放置电解铝液抬包的空间和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一端与底座枢接,放置电解铝液抬包是夹持臂沿枢接部转动后夹紧电解铝液抬包;所述液压系统包括驱动缸、进给缸和旋转马达,所述驱动缸驱动夹持臂转动,当夹持臂夹紧电解铝液抬包时,由液压缸保压支撑;所述进给缸带动铣刀进给装置3进给或退出;所述铣刀盘4的转动轴穿过铣刀进给装置3,并由旋转马达带动旋转。液压系统是该设备的主要动力源,其包构夹紧机构2的驱动缸、铣刀装置的进给缸、铣刀盘4的旋转马达,动力源由恒压变量柱塞泵与恒功率变量泵两个泵及各种控制液压阀组成。其工作循环:夹紧缸夹紧并保压→进给缸快速前进→进给缸一次慢速进给、铣刀马达旋转→进给缸二次慢速进给、铣刀马达旋转(接近抬包底部)→进给缸退回、铣刀马达旋转(退到抬包口)→进给缸快退(到位)→夹紧缸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6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