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324.0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廖祥来;喻燕;李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良好 机械式 节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部件,特别是汽车内燃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机械式节气门体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内燃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机械式节气门体主要由经轴承装在节气门本体内的节气门轴以及安装在节气门轴上、设置在本体气流主通道内的节气门片构成。节气门片通过旋架、钢丝绳和杠杆与驾驶室内的油门踏板相连,驾驶员通过脚踩油门踏板,拉转旋架、旋架拉转节气门轴来控制节气门片开度,从而改变节气门内进气通道的面积,调节发动机的进气量,达到发动机各工况下对空气流量的要求。怠速工况时,空气流量的补偿是通过本体内怠速旁通道和步进电机一起配合工作来满足要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从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总成稳定性等方面来解决发动机布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它包括本体,经轴承安装在本体上的节气门轴,固定在节气门轴上且位于本体内气流主通道上的节气门片,安装在节气门轴上的扭簧和旋架组件,安装固定在本体上的步进电机、位置传感器和支架,支架通过至少两颗螺钉组合件固定在本体上。
所述的旋架组件由限位板和塑料旋架组成;
所述的节气门轴上开有环槽,环槽上设有卡圈,环槽的宽度略大于卡圈的厚度,卡圈被轴承压死于轴承孔内;
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三个固定支架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在节气门轴上设置卡圈,卡圈被轴承压紧在轴承孔内,能有效控制节气门轴沿轴向窜动,从而避免了因节气门片卡滞而回位不良的问题,通过改变轴上卡圈的位置,采用轴向间隙控制机构,始终保持节气门体回位良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轴承采用滚针轴承,具有成本低且性能稳定、优良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采用塑料旋架组件,具有成本低且稳定性好,为厂家的初始装配和以后的维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本体上通过结构改进,增加了支架安装位置,降低了本体设计难度及材料成本,通过机加方式加工支架安装螺纹孔,螺纹孔位置尺寸保证良好,提高了支架安装的一致性。支架设计精巧,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同时保证性能,极大的降低了支架的设计难度和用料,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中,1-旋架组件,2-扭簧,3-节气门轴,4-节气门片,5-本体,6-步进电机,7-卡圈,8-轴承,9-位置传感器,10-支架,11-螺钉组合件,12-螺母,13-限位板,14-塑料旋架,1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回位良好的机械式节气门体,它包括本体5,经轴承8安装在本体5上的节气门轴3,固定在节气门轴3上且位于本体5内气流主通道上的节气门片4,安装在节气门轴3上的扭簧2和旋架组件1,安装固定在本体5上的步进电机6、位置传感器9和支架10,支架10通过至少两颗螺钉组合件11固定在本体5上。节气门片4位于本体5内气流主通道上,构成进气阀门;扭簧2安装在节气门轴3上,起回位作用;步进电机6安装在本体5上,步进电机6控制本体5内旁通道开度。
所述的节气门轴3上开有环槽,环槽上设有卡圈7,环槽的宽度略大于(转动间隙)卡圈7的厚度,卡圈7被轴承8压死于轴承孔内,轴承8后部密封有密封圈,大大的降低了杂质及水等对轴承造成的污染威胁,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增强了总成气密性。
如图5所示,所述的旋架组件1由限位板13和塑料旋架14组成,所述的旋架组件1通过螺母12进行固定。
如图4所示,所述的本体5上还设置有三个固定支架10的孔15,其中一个孔为其它产品预留,本实施例不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与节气门本体旁通孔配合来控制怠速旁通道的空气流量,以此来满足发动机对怠速空气流量的要求,它能满足发动机对旁通道最大空气流量的要求,又能满足发动机厂对步进电机接口朝向。本产品节气门轴向间隙的控制结构,满足节气门轴轴向窜动的要求,解决了原有机械式节气门体由于轴向窜动过大,出现节气门卡滞的问题;本产品两侧轴承后面安装有两密封圈,大大的降低了杂质及水等对轴承造成的污染威胁。采用四点固定的方式,保证了节气门体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联结的稳固性和密封性。用两颗螺钉在本体上固定支架,既保证了支架安装的牢固性又避免了使用过多螺钉固定的浪费。同时也可简化支架的设计,节约了支架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