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136.8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芹;袁珍虎;张聚涛;李丁成;袁昌学;左骁;孙诗韶;朱秋凤;胡佩红;徐业虎;徐宝贵;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输送 系统 下料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刮板输送系统,尤其是一种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工养殖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工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饲料生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料生产设备也需要不断的改良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由设置在地下的刮板输送机以及位于地面上的下料口组成,其作用是用于运输原料。现有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下料口上方的上盖板,上盖板由呈间隔设置的钢条构成,在上盖板的下方设置有两端连接在下料口内壁上的分散板,该分散板由两块倾斜的侧板对称设置两成,下料时,原料从上盖板进入并下落至分散板,在分散板的作用下,原料向两侧散开,从而避免在刮板输送机的局部产生堆积而影响输送效果;由于构成分散板的侧面是整块的铁板,原料不能穿过分散板,这使得输送机上分散板下部的位置通常不会有原料,分散板对原料的分散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这种下料口结构的分散板在原料下落时可以均匀地把原料分散到刮板输送机上。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下料口上方的上盖板,上盖板由呈间隔设置的钢条构成,在上盖板的下方设置有两端连接在下料口内壁上的分散板,该分散板由两块倾斜的侧板对称设置两成,在所述的侧板上间隔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
每块侧块上设有两排通孔;
通孔孔径过小容易影响落料的通畅性,过大则容易影响分散板的强度,经过试验,所述的通孔孔径最好为5厘米至10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原料从上盖板进入并下落至分散板时,不仅可以向两侧分散开,而且可以从分散板上的通孔穿过进入输送机上分散板下部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均匀地将原料分散到刮板输送机上,确保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下料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分散板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下料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料口1、上盖板2、钢条3、分散板4、侧板5、通孔6、内壁7、刮板输送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下料口1上方的上盖板2,上盖板2由呈间隔设置的钢条3构成,在上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两端连接在下料口1内壁7上的分散板4,该分散板4由两块倾斜的侧板5对称设置两成,在所述的侧板5上间隔设置有通孔6,每块侧块上设有两排通孔6;所述的通孔6孔径为5厘米(也可以是5厘米至10厘米中的其他值);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地下刮板输送系统的下料口结构,原料从上盖板2进入并下落至分散板4时,不仅可以向两侧分散开,而且可以从分散板4上的通孔6穿过进入输送机上分散板4下部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均匀地将原料分散到刮板输送机8上,确保输送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正昌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辅助的臭氧-油品-固体催化剂脱硫反应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