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4077.2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如军;曾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穿越 既有 建筑物 系统 | ||
1.一种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既有建筑物底层位于待挖隧道经过的一侧或两侧的土层中的托换桩以及在托换桩上设置的托换承台、在托换承台上设置的托换柱,所述托换柱一端与托换承台接触,另一端抵接既有建筑物的主梁,所述主梁经加大截面处理形成托换平衡梁,在托换承台上设置有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另一端与托换平衡梁和/或待挖隧道上方的既有建筑物的支柱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一端与托换承台抵接,另一端与既有建筑物的支柱及托换平衡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与土层上的板所成的倾斜角为30度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桩为嵌岩钢管桩。
6.一种新修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托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既有建筑物底层位于待挖隧道经过的一侧或两侧的土层中的托换桩以及在托换桩上设置的托换承台、在托换承台上设置的托换柱,所述托换柱一端与托换承台接触,另一端抵接既有建筑物的主梁,所述主梁经加大截面处理形成托换平衡梁,在托换柱及待挖隧道上方的既有建筑物的支柱之间设置一剪力墙,剪力墙与托换平衡梁、托换柱、待挖隧道上方的既有建筑物的支柱形成一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4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