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3746.4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刘水平;董海健;高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4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容器 心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高压电力电容器制造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2所示,高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内熔丝保护以来,都采用一个心子一种熔丝粘贴位置,这种结构对于高压电力电容器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是电容器心子压装好后,电容器元件受力不均匀,尤其是熔丝端头部分,导致电容器元件电场分布、散热不均匀,熔丝端头部分电容器元件场强、温度高容易引起该部位击穿导致电容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包括若干堆叠排列的第一电容器元件和第二电容器元件;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上设有第一熔丝,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上设有第二熔丝;所述第一熔丝与第二熔丝在堆叠方向上错开排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电容器元件外周包裹有两层第一绝缘衬垫,第一熔丝固定在第一绝缘衬垫上;第二电容器元件外周包裹有两层第二绝缘衬垫,第二熔丝固定在第二绝缘衬垫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电容器元件和第二电容器元件的数量相同,第一电容器元件均分成两组,每组堆叠排列在一起;第二电容器元件堆叠于两组堆叠排列的第一电容器元件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个心子多种内熔丝外包结构不仅能有效调节元件各部受力均匀性,而且还能使电场分布更均匀,减小局部放电,降低元件击穿率,减少设备事故率,提高电容器电气性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内熔丝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内熔丝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容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容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熔丝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容器心子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容器元件a和多个第二电容器元件b,第一电容器元件a和第二电容器元件b的数量相同,均为整个心子元件数量的一半。第一电容器元件a外周包裹有两层第一绝缘衬垫,第一绝缘衬垫上固定有第一熔丝a1;第二电容器元件b外周包裹有两层第二绝缘衬垫,第二绝缘衬垫上固定有第二熔丝b1。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容器元件b堆叠在一起,将第一电容器元件a均分成两部分堆叠在一起,堆叠在一起的第二电容器元件b堆叠于两部分第一电容器元件a之间。堆叠后,第一电容器元件a上的第一熔丝a1与第二电容器元件b上的第二熔丝b1在堆叠方向上错位排布。便于实现工艺加工将同一结构元件放置在同一个串联段,为了更好的改善电气性能可将两种结构的元件交替放置,焊接时可减小元件局部过热、热损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调节元件各部受力均匀性,而且还能使电场分布更均匀,减小局部放电,降低元件击穿率,减少设备事故率,提高电容器电气性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位传感器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陶瓷管制备过程中拔芯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