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3716.3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梁鹏;李珩;熊代荣;饶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充电 插头 插拔防 打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向前行驶,由于电动车对环境的影响小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
当电动车的动力蓄电池电量消耗过后需要对其进行充电,目前市场上一般单位和私人使用的电动车充电插座,由于没有采用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措施,在充电插头插入市电插座时,会出现刚接触而又未真正接触良好,瞬时出现多次接触打火的问题,久之会损坏充电插头插座,也易损坏电动车的充电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插拔电动车充电插头时出现打火现象,保护电动车充电器及充电插座,延长充电插座和电动车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插拔电动车充电插头时出现打火现象,保护电动车充电器及充电插座,延长充电插座和电动车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包括:
通断模块,接于充电插座的输入端,用于控制充电插座的通断;
识别模块,用于检测通断模块两端的电压且输出电压识别信号;
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识别模块输出的电压识别信号且向通断模块输出通断控制信号;
电源模块,用于向上述模块供电;
进一步,所述通断模块包括电容C1、第一电阻R1、充电控制开关模块和用于控制充电控制开关模块通断的驱动器;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后一端连接至市电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至充电插座输出端,所述充电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电容C1与市电输出端之间,充电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与充电插座的输入端之间;
进一步,所述识别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端S2、电压检测端S3、电源输入端S4和识别信号输出端S1,所述识别模块的电压检测端S2连接于电容C1与市电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压检测端S3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与充电插座的输入端之间,识别模块的电源输入端S4连接至隔离型低压电源的电压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第二电阻R2和点动开关K2;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四个端子:识别信号输入端Z1、驱动信号输出端Z2、电源输入端Z3和关机信号输入端Z4,所述识别信号输入端Z1连接至识别模块的识别信号输出端S1,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Z2连接至驱动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Z3连接至隔离型低压电源的电压输出端,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Z3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点动开关K2的一端,所述点动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关机信号输入端Z4连接至第二电阻R2与点动开关K2之间;
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隔离型低压电源,所述隔离型低压电源输入端接于市电输出端,所述隔离型低压电源包括V1和V2两个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V1向中央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Z3和识别模块的电源输入端S4供电,所述电压V2向驱动器供电;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测量充电电量的电度表,所述电度表的输入端接于市电电网,电度表的输出端作为市电输出端接于电容C1;
进一步,所述电容C1为大容抗电容;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阻R1为大阻抗电阻;
进一步,所述充电控制开关模块为接触器或者可控硅电路。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充电插头插拔防打火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插拔电动车充电插头时出现打火现象,保护充电插座及电动车充电器,延长充电插座和电动车充电器的使用寿命,电度表的设置,可以随时观测到电动车充电时的耗电情况,利于对充电成本控制提供参数比较,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实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楼体保温隔热的循环系统
- 下一篇:快速驱除地板甲醛的智能机器人





